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4253阅读
  • 16回复

无抗养殖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无抗养殖是无抗生素养殖的简称,指养殖过程中不用任何种类的抗生素,特指人用抗生素和兽禽类抗生素都不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无抗养殖

特点
不用抗生素


分类
养殖

时间
1946年

目录
1无抗养殖,即无抗生素养殖,
2抗生素在养殖中使用的历史和现状
3滥用抗生素产生的问题
4无抗养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
5无抗养殖的困难所在
6中国的无抗养殖道路
7福建大用生态的无抗养殖方案
折叠编辑本段无抗养殖,即无抗生素养殖,
无抗养殖是无抗生素养殖的简称,指养殖过程中不用任何种类的抗生素,特指人用抗生素和兽禽类抗生素都不用。

折叠编辑本段抗生素在养殖中使用的历史和现状
Moore等(1946)首次报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日增重。自此,人们对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1950年底,美国FDA正式批准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并逐渐为世界各国所应用。60多年来,抗生素在动物疾病防治、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有6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畜牧养殖业。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抗生素中一半以上用于养殖业。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畜牧养殖业。美国忧思科学联合会(UCS)估计:约有70%的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被用作鸡、猪、肉牛的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在第10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副主任马越研究员曾指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作为饲料添加剂来使用。

折叠编辑本段滥用抗生素产生的问题
由于在养殖中应用抗生素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加之目前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情况下动物健康状况较差,造成养殖业对抗生素应用较为依赖。在我国养殖业从业人员普通素质较低情况下,超限额、超品种的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养殖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指标较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

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滥用,抗加大了动物疾病防治的难度,更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例如动物畜产品药物的残留使人类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产生"超级病菌"。最新研究表明,畜牧业抗生素滥用是人畜共患病之源。在荷兰,人类"超级病菌"(MRSA,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抗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中20%感染自一种最初仅出现在猪体内的新型病毒。发表于《美国医学协会学刊》的研究认为2005年全美有l0万例"超级病菌"病例,其中有1.9万例致死。

折叠编辑本段无抗养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意识到抗生素滥用产生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已开始流行不使用抗生素的养殖方法,即无抗养殖方法,代表了健康养殖的发展方向。例如,瑞典早在1986年迈出第一步,宣布全面禁止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丹麦也陆续禁止了多种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使用,至2008年,丹麦国内养猪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量比最高时减少近50%。2006年,欧盟成员国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折叠编辑本段无抗养殖的困难所在
停止使用抗生素主要困难在于动物疾病上升,养殖效益下降,例如丹麦在停用抗生素之初,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600%,治疗性抗生素使用量呈比例增加,同时由于饲料转化率降低所致,养猪生产成本提高了8%-15%。

而在中国,由于规模养殖的环境条件、密度条件、防疫条件均不如欧洲国家,可以想象,如果直接禁止在养殖中停用抗生素,将带来更大的损失。必须要有相应的步骤和解决方法。

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以及辅助措施的实施,例如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动物保健投入、调整动物营养、提高管理等,是可以恢复停用抗生素后的养殖效益的。如丹麦国内养猪生产已基本实现无抗生素,而养殖效益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实际上包括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均略有提高。

折叠编辑本段中国的无抗养殖道路
中国的无抗养殖从2000年开始即有人研究,通过乳酸菌技术、中兽药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在小范围内实现无抗养殖,近年来,采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无抗饲料见诸报道,亦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由于技术成熟、养殖效益等原因,未大规模推广。但基于环境控制的无抗养殖已经实现大规模养殖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折叠编辑本段福建大用生态的无抗养殖方案
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形成的,集成应用了"生物发酵饲料"、"动物益生菌保健"、"生物辅助防疫"、"养殖场除臭"等技术的无抗养殖解决方案,实现了规模养殖场在"基本不改造养殖场栏舍、不改变养殖场流程、不增加人工、不降低效益"前提下,进行规模化无抗养殖的可能,是一个突破,目前应用于养猪场的产品已经上市销售,获得好评。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2-01
发展健康养殖必须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坚持“标准化生产、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和生态化发展”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生产投入品的监管,规范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行为,逐步消除抗生素的滥用,杜绝假劣、违禁兽不利影响。
  (一)场址合适 养殖场选址要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远离交通要道、工业区、居住区和污染区,尽量选用荒山、荒坡地。场区内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水质必须符合无公害畜禽生产的要求,不含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重金属、有机腐败产物。
  (二)环境舒适 要注意通过换气、降尘、除噪等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养殖实践证明,网上养鸡容易造成胫部损伤和胸部囊肿,水泥地面养猪容易导致肢蹄病,铁丝笼养兔容易引起被毛损害。养殖场必须选择合适的圈舍和笼具,给动物提供舒适的生存空间。
  (三)无抗生素饲料的使用 动物的日粮组成要多样,按需要配齐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要素。尽量不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防止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内源性感染,防止培养出耐药的“超级细菌”,给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畜禽饲料中严禁使用各种违禁药物和添加剂,防止药物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在畜牧养殖中大力推广无抗生素饲料的使用是各级政府部门保障“菜蓝子”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畜牧生产者为保证食品安全应尽的义务!
  无抗生素饲料,利用可移动发酵技术产生的大量有益活菌来代替饲料中的抗生素,发酵时有效解除饲料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同时产生大量有益菌及其代谢产物,显着改善动物的肠道功能,增强动物免疫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动物繁殖性能,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保健费用;同时丰富的维生素及易吸收的小肽使动物生长速度快,体型好;使用高活菌无抗生素饲料的动物,体内不含抗生素及有害化学添加剂残留,其产品中香味物质高达108种,高于普通饲料所喂养的动物28%,胜于“散养”品质。无抗生素畜禽产品比普通畜禽产品市场售价高出1-5元/斤,全面提高了规模化养殖场的综合收益,显示出了比常规饲料更大的市场优势。 高活菌无抗生素畜禽用饲料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食品安全子项目,是向全国推广的“第三代”环保绿色饲料,代表着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我们汉中的大秦汉集团公司已经成功引进并消化了这一技术,成功研制并生产出了畜禽用无抗生素饲料。
  (四)有效解除霉菌污染,保证饲料安全 饲料要品质优良,无污染、无霉变。含有天然毒素的饲料,必须经过脱毒处理,还要控制用量。剩料要及时清理,防止腐败变质。禁止将各种生活泔水、生活垃圾倒给畜禽。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霉菌脱毒方法是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因其脱霉原理是利用吸附作用脱毒,而不能真正分解毒素。因此脱毒不充分,效果不理想。通过我们多次实验论证,发现生物脱毒效果理想,无任何副作用。 生物脱毒的方法是将霉菌感染的饲料或饲料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利用酵母菌对霉菌毒素进行分解而达到脱霉效果。 针对高湿环境、玉米易霉变、难保存及霉变玉米对养殖业造成巨大危害等现实问题,开发出一种具有天然防霉、脱霉作用,能有效解决玉米贮存过程中的霉菌污染和霉菌毒素对猪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危害,提高猪群的抗应激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的玉米对养殖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很高兴的是,陕西大秦汉集团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全国率先研制并生产出了“抗霉”高能玉米,为汉中地区性的养殖业带来了希望!
  (五)预防病害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合适的疫苗。为了增强免疫效果,可使用免疫增强剂,常用的免疫增强剂主要有脂质体、中草药等。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快速早期诊断疫病,也是健康养殖的技术保障。
  (六)谨慎消毒 要充分考虑到消毒剂对畜禽可能带来的损害,保证消毒过程和消毒前后,不会给畜禽带来过大的应激。带畜消毒时,必须选用对皮肤黏膜无腐蚀、无毒性的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饮水消毒时,应选用容易分解的卤素类消毒剂。奶牛场禁止使用复合酚类消毒剂,防止牛奶串味。
  (七)善待动物 在环境改造、畜栏设计、日常管理、转运方式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畜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命本能需求,给予人道化的饲养制度和管理措施,使畜禽不受饥渴、不受伤害、无恐惧,让畜禽吃得舒服、住得舒服。
  (八)控制污染 养殖场粪便、垃圾、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氮、磷等,若直接排入外界,会严重污染水源、破坏土壤结构、危害生态平衡。养殖场的恶臭气体也会使空气质量恶化,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养殖畜禽必须顾及对环境的影响,不但要对粪便、污水进行恰当的处理如沼气化,还要注意通过调整日粮结构,减轻污染物的排泄。
  (九)规范制度、定期评估检测 确立定期巡查制度,保证饲养员能按时观察畜禽并及时反馈信息;实施封闭管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出养殖场;建立兽药档案制度,确保使用的兽药是从正规渠道购进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兽药,确保按规定使用兽药;落实健康体检制度,保证饲养管理人员身体健康,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通过人体携带进场。 定期对畜禽群体进行健康检测,对环境条件、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认真查找安全隐患,检查出已经携带病原的个体后,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和保健护理,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制度和免疫预防措施,给畜禽一个健康生活、安全生活的绿色屏障。
  (十)加强引导、扶持力度,让行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畜牧业行业组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既可以维护农民利益又可以为农民提供公众服务,起到了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无抗养殖协会、无抗养殖联合体等行业组织的扶持力度,将行业的规章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技术推广、政府补贴的发放、质量认证、市场监督等许多工作都交由行业组织办理。在引导养殖户认识、发展无抗健康养殖方面,让行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从发展的眼光看,无抗养殖是世界养殖业的必然趋势。在国内目前猪价进入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仅从降低养殖成本来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动,是远远不够的。在饲料原料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养殖成本的可降空间已十分有限。相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增强,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畜牧生产者以“发展无抗健康养殖”为使命,开创安全食品新时代。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2-01
实现蛋鸡无抗养殖并不难,少用抗菌药、乃至不用药,保持鸡群健康是关键。试验证明:添加酪酸菌等微生态制剂,视鸡群健康状况适时添加中草药复方散剂,既能防治蛋鸡胃肠疾病,提升饲料转化率,还能提高蛋鸡自身免疫力,长期保持鸡群健康状态,是实现蛋鸡无抗养殖的较好路径之一。只要下面五步,你也会:

    一、鸡场日常管理和免疫程序按已有的方案进行,蛋鸡均自由采食和饮水。(即不改变现有方法)

    二、育成蛋鸡在开产前30天(一般在80日龄左右)停用抗生素和化药,并开始在日粮中添加酪酸菌等微生态制剂或者中草药复方散剂,具体添加哪一种由各场自行确定,添加量按使用说明书,添加时一定要混合均匀。

    三、添加时长。可长期添加,也可采用1周添加,2周停用节律,也可自己探索节律。

    四、饲养管理。观察记录每日温度、湿度、蛋鸡精神、食欲、活动、健康和粪便状况等。做好每天鸡群产蛋率、软破蛋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等的记录。切实做好养殖档案的记载,保证养殖档案的完整。

    五、蛋品药残监测。由检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在不同蛋鸡场随机抽样检测。检测项目按国家规定执行。鸡场也可采用快速检测方式进行自我摸底排查。

    注意事项:一是添加的酪酸菌等微生态制剂或者中草药复方散剂一定要混合均匀,可按等比例法逐步混合。二是做好应激状态管控:天气骤变、转群等,最好在事件发生之前3天采取预防措施。三是养殖档案要记录完整,能随时溯源。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02-01
 自抗生素被批准用作饲料添加剂后,为畜牧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突出,(1)破坏畜禽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干扰畜禽免疫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局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降低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影响畜禽健康,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威胁人的健康;(3)通过抗生素耐药性的交互遗传和交叉传播,干扰手术后病人和传染病感染人群的治疗,提高治疗用药的剂量,间接威胁人的健康。

  由于饲用抗生素的上述问题,早在1992年瑞士就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欧盟1999年1月起通过立法禁止抗生素作促生长剂使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尽量不使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开发其替代产品。近年来,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主要有益生素(微生物制剂)、寡糖(化学益生素)、抗菌肽、中草药、糖萜素、酶制剂和酸化剂等。

  1.益生素

  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主要是肠球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益生素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内pH值下降,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平衡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益生素与消化道菌群之间存在生存和繁殖的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繁殖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定居和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代谢产物。益生素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另外,许多益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内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生成的作用。益生素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目前国内用量较大的有乳酸杆菌、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产品有单一菌种的剂型,大多数是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剂型。益生素主要用于幼龄动物,现在研制了专门用于养禽业的益生素。用于禽类,可防止腹泻,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应用前景广阔。

  多数微生物是以活菌体直接饲喂,生产、运输、储存中易失活,尤其是复合型菌剂,有的是厌氧菌,有的是好氧菌,在一起使用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还不能确定;有些其它饲料添加剂与之不能同时使用,例如高铜离子对大多数益生菌有抑制活性作用;大多数菌不能通过消化道内的酸性环境,不能到达目的地--肠道;在病原菌占绝对优势(疾病已经爆发或流行)时,益生素不能达到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效果。

  2.寡 糖

  寡糖是由2—10个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结构的低聚物的总称。寡糖种类很多,目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寡糖主要有:低聚果糖、半乳聚糖、甘露寡糖、半乳蔗糖、大豆寡糖、低聚异麦芽糖。这些寡糖都属短链分支糖类,因其不能被动物消化,但可以被肠道有益微生物利用,从而促进有益菌群的增殖。寡糖因其调节动物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与活菌制剂相似,营养界称其为化学益生素。

  寡糖主要是维持体内已建立而且是健康的消化道菌群,选择性促进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的优先繁殖。寡糖由于其分子间结合位置及结合类型的特殊性,导致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分解,但进入消化道后段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等消化利用,从而使其大量增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同时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降低整个肠道的pH值,直接抑制外源菌和肠内固有腐败菌的生长,从而发挥正常肠道菌群在屏障、营养、免疫上的正常功能。某些寡聚糖还具有提高免疫和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增加动物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

  寡糖是一类间接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本身没有杀菌作用,只是为有益菌提供养分或者为病原菌提供标靶,只能辅助抗病、防病;同时寡糖类物质易吸潮,不利于储存或均匀添加;成本也比较高。

  3.抗菌肽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多肽类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对外界病原物侵染而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产物。其分子量小,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能力,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杀伤作用,对原虫、肿瘤也有作用。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抗菌肽是天蚕素,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Boman等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出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抗菌肽有着独特的不同于抗生素的抗菌机理,抗菌肽的作用机制与酶或受体等蛋白因子无关,抗菌肽作用于微生物膜(细胞膜外膜),主要是作用于膜脂质的基质,通过物理化学机制使膜钓通透性增大,破坏其屏障而达到杀伤细胞的效果。抗菌肽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会诱导抗药菌株的产生,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抗菌肽的高效广谱抗菌性已被药物学家、生物学家所重视,在研究了它的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方法可以生产抗菌的转基因动植物,同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大量的表达抗菌肽,使之成为新一代肽类抗菌药的来源,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抗菌肽分子量小,分离提纯困难,天然资源有限。化学合成与基因工程法是主要获得手段,但是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对宿主产生毒害而不能合成足够量的表达产物。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菌肽在饲料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4.中草药

  随着合成药物、抗生素等药用添加剂出现的残留、耐药性及对动物体的毒副作用等问题,国内外已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中草药是天然物质,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由于其抗菌作用的广泛性和协同而不会出现抗药性,克服了抗生素的缺点。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兼有药效和营养双重功能。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1)理气消食、助脾健胃,如陈皮、神曲、麦芽、枳实、山楂等。这类药物所具有的芳香味,既能矫正饲料的味道,又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进入胃肠后还能增强畜禽消化液的分泌。(2)活血化淤、促进代谢,如红花、当归、益母草、鸡血藤等具有直接或间接扩张血管、加强血液循环、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3)清热解毒、杀菌抗病,如金银花、连翘、荆介、柴胡、野菊花、麦饭石等,这些中草药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既能泻热通便,又能消疮排脓。配有这些中草药的添加剂,可防治流感、痢疾等传染病,保障动物健康。(4)驱虫除积,如槟榔、贯众、使君子、百部、硫黄等,可达消痞杀虫、健脾膘的作用。(5)宣肝化痰、止咳平喘,如用华山参、牛黄、雄黄、苍术、板蓝根、冰片、桔梗、蟾酥、青黛、马钱子、椴硼砂和百部等配制的“参蟾解毒定喘丸”,对治疗鸡传染性气管炎有显著效果。

  利用中草药煎成汤或研磨成细末,生产出单方或复方制剂。在普通饲养条件下,将制剂添加于日粮中,供动物饲用或饮用,以期预防动物疾病,加速生长,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畜禽产品质量。

  不是所有的中草药都符合“绿色”标准,有些中草药的配伍和作用机理还处于摸索阶段,使用不当,也会引起残留和毒副反应;由于复方中草药的功效成分非常复杂,某些成分可能对其它饲料添加剂发生负作用,如对益生素拮抗、造成酶制剂失活等;一般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相对抗生素类用量大、起效慢;虽然人们非常看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但是还没有出现中草药的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中草药配方也没有固定标准,产品粗糙,质量检测无据可依。在使用前要先经过安全试验,以确定其使用效果,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5.糖萜素

  糖萜素是从油茶饼粕和茶籽饼粕中提取的,由糖类(≥30%)、配糖体(≥30%)和有机酸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糖萜素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正常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病鸡免疫功能,而且对调节神经免疫、抗病毒等有显著效果。糖萜素还具有明显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以及调节cAMP/cGMP系统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消化酶活性。糖萜素能明显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畜禽的成活率,同时还有明显改善肉质作用。

  毒理学试验表明,糖萜素使用安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抗药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糖萜素是一类间接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本身没有杀菌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抗应激作用来达到其促生长目的的。

  6.酶制剂

  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性的蛋白质。虽然国内饲料用酶只有10年,关于各种酶制剂的应用效果报道很多。目前国内可以用于饲料的酶制剂有12种:淀粉酶、纤维素酶、ß-葡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麦芽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蛋白酶、支链淀粉酶、木聚糖酶。虽然酶制剂本身对微生物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减少养分残留于消化道的量、缩短残留时间,间接减少病原菌生长的机会,从而起到抗病防病的效果。

  大多数酶类是以难消化的营养底物(抗营养因子)为目标,使饲料更大发挥其营养效果,这些酶统称消化降解酶,又可以分为两类:消化酶和降解酶。消化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动物体内可以产生;降解酶包括纤维素酶、ß-葡聚糖酶、麦芽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支链淀粉酶、木聚糖酶,动物组织细胞不能合成。应用最多的是各种多聚糖酶的复合酶,单一降解酶只有植酸酶。其中的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需氧脱氢酶,能专一地氧化D-葡萄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直接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的繁殖。反应时会消耗肠道内氧气,利于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厌氧菌的生长。

  酶制剂不直接参与攻击病原菌,大多数作用是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基质;在优质日粮情况下,不论是提高禽畜生产率,还是抗病效果,都不明显。葡萄糖氧化酶催化的产物可以抑制病原菌,作用机理不同于其它酶类,并且比益生素稳定,相关饲喂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7、饲用酸化剂

  用作饲料酸化剂的物质有三类。(1)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异位酸、乙酸、丙酸、甲酸等及其盐类,此外还有苹果酸、山梨酸和琥珀酸。有机酸具有良好的风味,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参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等而被广泛应用,但成本较高。(2)无机酸化剂:强酸(如盐酸、硫酸)和弱酸(如磷酸),其酸性强、成本低,生产中也可添加。(3)复合酸化剂:是利用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迅速降低pH值,能降低料肉比,减少营养性腹泻。

  饲用酸化剂能使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益生菌增殖,具有改善消化道酶活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作为一种可降低饲料在消化道中的pH值,为动物提供最适消化道环境的新型添加剂,酸化剂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饲喂家禽。在家禽日粮中添加有机酸除能促进生长,还可作为饲料保藏添加剂,丙酸和丙酸钙是很好的饲料防霉剂,被广泛用于饲料保藏,山梨酸也是一种很好的饲料防霉剂,添加延胡索酸使预混剂中维生素A、维生素C的稳定性提高。

  迄今为止,酸化剂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使用量和方法还有待规范。有机酸在饲料中添加要考虑与饲料的配伍,高蛋白质和盐类矿物质会对酸化剂有缓冲作用;饲料pH降低对猪、鸡等杂食动物较适应,对有些特种养殖的肉食动物会引起采食量减少。

  抗生素的使用与病菌的耐药性是一种发展的矛盾对立,体现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辨证规律,也符合中国传统的“物极必反、此消彼长”的朴素哲学思想。现在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耐药病原菌产生的速度、提高了产生的数量,整个社会环境呼吁提倡“绿色”产品,选择使用更高敏感性的抗生素是一条激烈斗争的方向,而采用多种措施相结合是一条“温和”的斗争的手段,使危害人类的病原菌在自然界中处于一种相对劣势的平衡状态,那么产生高致病性病原菌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后抗生素时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02-01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有望找到

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作为生产和使用抗生素的大国,我国每年一半以上的抗生素被用于畜牧业,由此引发的耐药性威胁也越发明显。因此,畜牧业减用乃至停用饲用抗生素成为大势所趋,而寻找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也被提上了日程。

  2016年以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抗菌肽及抗生素替代品创新团队,以其研发的系列新型抗菌肽成果,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些发现将加速抗生素减停的进程。

  研发替代物奠定抗生素减停的重要基础

  自1928年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以其效果强、见效快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在近百年间被人类广泛使用,在挽救无数生命的同时却也出现了滥用的弊端。特别是在养殖业,除了治疗性用药,养殖户在健康动物的饲料中加入大量抗生素,希望以此减少疫病的发生,同时促进动物生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多次在两会上提出,在动物中长期滥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加速了耐药菌的产生,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造成了畜产品抗生素残留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负面效应,也威胁着人类健康。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在养殖业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2015年以来,我国也对兽药中5种抗生素作出了禁用限制。与此同时,探索研发安全、高效经济、有推广价值的替代品成为减少抗生素使用的一种途径,也是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热点课题之一。

  作为抗菌肽及抗生素替代品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华长期专注于这一问题。他介绍,目前国际上正处于研究中的新兴抗生素替代品包括抗菌肽、益生菌、寡糖等,这些物质均可不同程度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杀灭病原菌,起到预防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多处于起步阶段,与抗生素相比,普遍存在抗菌效果不稳定、见效慢、制备技术不成熟等缺点。

  以抗菌肽为例,这种物质来源广种类多,但自然界含量低,分离纯化难,化学合成成本高,亟待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生产途径,达到抗生素替代的目标。“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抗生素在兽药中的减量使用。”王建华说。

  新型抗菌肽或成理想替代物首选

  2005年,国外科学家从生长于北欧松林的假黑盘菌中首次分离出了一种抗菌肽——菌丝霉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猪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具有较强防御作用,同时性质温和,副作用较小。这一发现开启了抗菌肽动物应用的新探索。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持续交叉支持下,王建华带领研究团队对菌丝霉素及其衍生物展开了10多年的持续探索。他们研究发现,菌丝霉素的衍生物NZ2114是更为优良的衍生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母体肽提高30倍以上。在此基础上,王建华团队利用基因技术对NZ2114进一步改造,得到突变体MP1102。

  实验证明,MP1102对抗甲氧西林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是NZ2114的15倍。研究发现,它对畜牧业常见病菌产气荚膜梭菌亦有抗菌活性,甚至和杆菌肽锌、金霉素等传统抗生素相比,其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抗菌活性都更为优异。

  此后,研究团队进一步突破研发出抗菌肽MP1106,使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比母体肽提高近40倍,还设计出靶向抗菌肽,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保护其他益生菌。由此,王建华团队所研发的系列成果大幅提升了这一类型抗菌肽的杀菌效能,并在某些病菌面前展现了优于抗生素的比较优势。

  针对当前抗菌肽提纯难、制备水平低的现实问题,王建华团队相继建立菌丝霉素、NZ2114、MP1102、MP1106的高效生产体系,实现该系列产品的高效分泌表达,产量分别为748mg/L、2390mg/L、695mg/L和2134mg/L,为同类型抗菌肽表达产量的国际最高值。

  由此,该团队的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中国人在抗菌肽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6年,24名欧美学者在《柳叶刀·传染病》联署综述,将该团队参与开发的真菌防御素类抗菌肽列为“传统抗生素理想替代物之首”。德国抗菌微生物研究代表学者汤加·施耐德认为,该团队研发的专抗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真菌防御素类抗菌肽高效生产平台具有低成本、易操作、产率高等优点,极具开发前景。

  可能成为抗菌肽进入临床治疗领域“第一届毕业生”

  2016年11月16日,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王建华团队研发的“专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新型抗菌肽制剂”项目获优秀产品奖。而MP系列若干品种已经完成中试,具备可产业化水平,应用前景可观。

  “但是也要看到,抗生素减量和减品种依靠单一技术无法解决,仍是需要系统性解决的问题。”王建华说,“目前我国整体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大,动物疫病多发,抗生素既可治病又可起预防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抗生素在动物疫病防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循序减量乃至停用饲用抗生素的社会共识已经形成,步伐正在加快。”

  王建华介绍,其团队所研发的这一类抗菌肽杀菌效果显著,不易产生耐药性,易于高效生产制备,且无毒无残留,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禽畜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理想候选药物,“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对减少传统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及遏制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将非常有意义。”

  此外,据了解,由于这一类型抗菌肽母体肽的前期开发方法和数据是基于人类感染治疗进行,兽药与人药开发具有一定同质性,加之这类产品不易产生耐药性,在动物体内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不存在残留问题,因此在经过严格的人药临床评价后,这一类型抗菌肽成果将有可能进入人类临床医学用途。

  正如抗菌肽领域奠基人之一、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米歇尔·札斯洛夫在2016年出版的专著中所评价的,王建华团队研发的真菌防御素与其他两种抗菌肽极有可能成为抗菌肽成功进入临床治疗领域的三名“第一届毕业生”。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4日 06版)返回光明网首页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02-02
黄芪9g、白术9g、防风9g、麦冬9g、炙甘草3g。有必要重新平衡我们的医疗体系,专注于面向患者的护理、预防、早期疾病识别和健康促进。“除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以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传统医学疗法治愈疾病,帮助人们维护健康,以及完善现行医疗保健体系的潜力
黑喜鹊博客:http://gaofahui521.blog.163.com/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2-05
在信中她写道:“在我第一个孩子出生3个月的时候,37岁的我被诊断出患有IV期三阴乳腺癌。在发现的时候,癌症已经扩散到我的大脑、肝脏、脊柱和肺部。我接受了15轮脑部放疗,肿瘤医生给我进行了紫杉醇和卡铂的化疗方案。起初,副作用让我难以忍受。我太累了,有时甚至下不了床。我经常呕吐,吃东西也有困难。我的肿瘤学团队非常勤奋,成功地控制了我的癌症,但副作用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

确诊后不久,我开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西医学中心看艾琳·金(Irene Kim)和劳伦斯·陶(Lawrence Taw)医生。现在我已经无数次来到这个中心,并继续看医生,因为他们不仅减轻了化疗的副作用,还改善了我的精神状态。

今天我仍然患有癌症,但我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我的肿瘤医生团队帮助我生存,但金医生和中心的其他人帮助我生活。”

去主流医院看中医

Liz T来到的这所诊所,是美国较早在主流大学医院开设的中西医结合诊所,许家杰博士在1993年创办东西医学中心时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位患者提到的问题:有时候先进的现代医学只关注到了“病”,而未看到“人”,无法以更加整体的观念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让病人更好的生活。

null

他认为,“现代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各有所长,而我们的使命是结合使用并发挥二者的优势,为人们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福祉和生活质量……时至今日,现有的医疗保健体系似乎已经忽视了其重点:患者。”

许家杰在过去40年间接触到了许多疑难病患者。在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努力中,他发现,有必要重新平衡我们的医疗体系,专注于面向患者的护理、预防、早期疾病识别和健康促进。“除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以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传统医学疗法治愈疾病,帮助人们维护健康,以及完善现行医疗保健体系的潜力。”

所以如今的东西医学中心,仍然有大量的西医参与诊断、治疗和科研,但也有中医师、针灸师和按摩师,参与诸如乳腺癌患者、炎症疾病患者和慢性疼痛患者的康复治疗。25年来,这里已经诊治了数千名患者。

除此之外,美国多家主流医院也都在补充和替代疗法部门纳入了针灸、中药等服务,当中包括了著名的克利夫兰诊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比如在MD安德森中心,他们为所有门诊患者免费开设了瑜伽、太极、气功、按摩等集体课程,每周一到周五去那儿总能有项目可以参与,目前医院也有包括针灸、按摩对癌症术后康复的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耶鲁的药学家为何开始钻研中药?

中医能在西方主流医学界跻身一席之地,这既是人们对西方医学反思的结果,也与几十年来扎实的基础研究有关。

null

癌症研究专家郑永齐说,十几年前在他开始研究传统中药时,同事及领域内其他专家的最初反应“相当糟糕”。

作为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创始人、国际知名的肿瘤药物研究先驱,所供职的耶鲁大学在官网上是这么介绍他的:“郑永齐博士的药理学工作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他是耶鲁大学最多产的发明家之一,以开创性的疗法治疗困扰数百万人的疾病。 他发明的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毒/艾滋病和乙型肝炎。”

英国出生、台湾长大的郑永齐从在东海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从布朗大学取得了生化药理学博士学位后,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好的癌症和抗病毒药物。著名的抗乙肝和HIV药物拉夫米定就出自他的实验室。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郑永齐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美国白血病学会奖学金、美国癌症研究协会颁发的罗兹纪念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杰出研究员奖等。

在20世纪90年代,郑永齐发现,许多癌症患者因为腹泻和恶心呕吐等严重副作用而停止了化疗。一般来说,能完成整个化疗过程的患者往往能取得最好的疗效,因此他推导认为,遏制化疗的副作用有助于患者提高预期寿命。作为一个一直受西方教育的科学家,他承认,“我们家虽然保留着很多中国的传统,但我对中药完全不了解”,但他知道,中药里有许多治疗腹泻和恶心的方子。

他在耶鲁药学系的同事刘淑惠恰恰是一位精通古文的药物化学专家,她搜索了耶鲁图书馆的大量早期中文医学文献。在一本由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的古书中,她发现了一种有着1800年历史的配方,这个名为“黄岑汤”的方子只有四味材料:黄芩、甘草、牡丹和大枣,据称主治“热泻热痢。身热,口苦,腹痛下利”。

null

郑永齐说,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研究这些中草药,因为他觉得,无论中医的宣称是否真实,毕竟医药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这意味着不应忽视任何潜在的治疗方法,而应采取开放的心态,对每种疗法进行审慎的评估。

虽说是业余做这些事情,但给外界的观感仍然相当不好,同事们担心,作为耶鲁大学一名德高望重的主流药理学教授,郑永齐钻研草药治疗癌症的可能性是在冒职业风险。他们对他说,不同批次的草药含有一致的化学成分是不可能实现的。况且没有证据支持草药有任何益处的这种说法。郑永齐说,“这是‘拒绝主义’和思想狭隘。”

由于预料到开发一种以植物为主的药物可能会面临的怀疑,他是在获得了稳定的临床证据并对治疗机制有一定了解后,于2010年终于发表了自己对于中草药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此时距离他下决心研究草药,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他说,“我想等整个状况有所进展之后再发表会比较好;现在我觉得是时候了。”

这份期刊是美国著名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这是顶尖学术期刊第一次刊登有关中药配方的科学论文。如今,以“黄芩汤”为基础的中药配方正在耶鲁大学医院等一流医院开展临床测试,有可能成为首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通过的复方草药处方药,用于多种癌症的化疗辅助治疗。

PHY906黄岑汤: FDA批准的首款中药抗癌广谱神药?

郑永齐理解主流医学界对于中药这类传统医学的怀疑,但他用了一句老话来反驳:“不要连孩子带洗澡水一起泼掉。最古老、最有效的一种经典药物恰恰来自传统医学,那就是阿司匹林。”

古埃及人使用干桃金娘叶来治疗疼痛,而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用柳树皮提取物治疗发烧。但直到19世纪,欧洲科学家才发现两者中的活性成分都是水杨酸。 “这一切都始于人们观察柳树皮是有效的,然后用它来治疗疾病,”郑永齐说。

20年以来,郑永齐团队已经从小鼠的试验转向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临床实验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督。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几乎所有服用草药配方的患者,其恶心和其他肠胃不适症状都有所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他们还观察到了其他情况:他们的肿瘤缩小的速度比不服用草药配方的患者更快。

具体而言,在肝癌、结肠直肠癌和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中,这种草药配方已显示出增加广谱癌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耶鲁大学、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希尔曼癌症中心、斯坦福大学和希望之城癌症中心的I / II期肝细胞癌研究中,数据表明,草药配方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在使用免疫疗法和放化疗疗法期间的胃肠道副作用,在多种癌症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显著提高病人总体存活期。

目前,美国FDA已拨给科研经费用于支持该药作为孤儿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郑永齐团队还计划在美国和中国开展肝癌的II期临床试验——全球半数以上的肝癌病例都在中国,其中大多数病例与乙型肝炎有关。有报道称,包括强生和百时美施贵宝在内的大型制药企业也对该药表示出很大的兴趣。

在患者服用这种草药时,他们并不会意识到,现名PHY906的药物已经与“黄芩汤”这种汤剂在制备和剂型上有了本质上的区别。PHY906已达到严格的现代研究标准。

和化学药物不同的是,草药中含有大量不同的化学物质——每种成分都是在土壤里生长、而不是从实验室里配置的,而且不同的土壤、生长条件和收获时间均会对原料草药中的化学一致性产生影响。比方说,在黄芩汤所用的四种草药中已经确定了多达65种单独的化学物质,如何能确保每次临床测试中所使用的每种草药的生物活性都是稳定一致的?这正是美国FDA到目前为止仅批准两种草药处方药的原因之一:这两种药物都只含有一种草药,其一是绿茶提取物,其二是南美龙血树的汁液提取物。

所以郑永齐团队把很大精力放在了种药和做药方面。每种草药的特性由经过培训的植物学家确认,进行多轮土壤和水质分析;进行测试以确保药草中没有重金属,杀虫剂和各种微生物;采用标准操作程序,包括以特定干重比提取草药;然后将提取物干燥成颗粒状粉末,并按照FDA确定的良好生产规范(GMP),以胶囊形式包装。患者在2000年服用的一粒胶囊与2019年服用的,拥有高度的一致性,这就否定了主流科学家一直认为所有中医药的配药无法取得一致的问题,也为今后其他复方中药在西方展开临床实验、争取获得处方药许可提供了操作范本。

郑永齐说,多年来,学界对这类植物药研究的观点有所变化。由于临床证据和数据表明这种草药方剂可以实现一致性,他获得了美国同行及国际上的更多认可。他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草药研究论文的发表以及获取研究资金变得越来越容易。这既需要归功于他与团队以严谨的西方药物研究测试为基础,从无到有,为后人走出了一条新路,也得归功于更多心态开放的研究者和科研机构。

“如果它不可复制,那就不是科学”

郑永齐的观察非常敏锐,在多国医疗保健环境中,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和替代医学获得的资助和实际应用都在显著增加。

199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成立了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NCCAM),致力于资助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补充和替代药物研究。这个中心1999年的年度预算为5000万美元,在过去十年中每年的资金额为1亿至1亿5千万美元。2007年,澳大利亚成立了国家补充医学研究所(NICM),以期为补充医学转化为临床实践提供领导和支持。2005年,总部位于奥地利的Eurasia-Pacific Uninet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签署了第一份中奥合作中药研究协议备忘录。2009年,欧盟资助了中医药良好实践研究框架计划,以协调中欧对话和中医研究的合作。

在医疗保健消费者中,采用替代疗法的做法也在传播。在发现没办法从西方医学中找到出路时,美国人越来越多地转向传统疗法。特别是针灸,现在已经被不少健康保险计划所涵盖,而拔罐得到了许多专业运动员的认可。互联网促进了草药的增长,考虑到美国高昂的医疗费用,草药通常比医生处方药更便宜。患者可以在线阅读有关传统疗法的信息,在亚马逊上订购草药。结果就是替代疗法这个细分领域增长迅猛,2017年美国草药补充剂销售额达到8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68%。

null

此外根据美国学者的统计,40%至50%的癌症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曾使用或正在使用旨在缓解症状的整合疗法。这当中最常应用的是针灸,此外也有大量患者使用生姜补充剂作为化疗辅助疗法,以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和医疗大国,尚有众多病人或者囿于西方疗法的困境,或者由于财务原因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护理,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替代疗法,而在全球范围内就更是如此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仍然有约80%的人依赖草药作为其初级卫生保健的组成部分,从北极到亚马逊,从中国到欧洲,各种文化都储备了自己的传统治疗药箱,这当中或许就有类似青蒿素这种“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而且这些礼物相比化学药要更加廉价易得,有助于降低各国庞大的医疗开支,问题是,如何把传统医学成功整合进主流医学。

与郑永齐一样,在西方,已经有大量研究人员展开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了解一系列中药的有效性。在英国,有学者在调查中药对于治疗特应性湿疹的功效。在日本,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两种汉方药物在治疗便秘和鼻过敏方面既安全又有效。在澳大利亚,两种中药产品被证明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和丙型肝炎方面有效。此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牛津大学以及亚洲许多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癌症、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的科学基础。这些临床试验为海外使用中草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据估计,2010年向FDA提交的植物研究新药申请中约有25%来自中草药。

另一方面,关于中药和相关研究也确实存在很多质疑,其一是传统上使用了许多个世纪的“天然产品”也可能存在毒性,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90年代初,人们无意间发现含有马兜铃根的减肥药诱发了肾间质纤维化,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确认马兜铃酸可导致多种严重肾病甚至癌症。此外,附子、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中国药典中,千里光、款冬花、紫草等药材含有这种生物碱)的肝脏和遗传毒性与多种草药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同时要注意的是,部分草药还可能影响化学药的效果,这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也需要临床医生更为审慎的地方。

此外就是中医药研究的整体质量还不够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肾脏医学教授徐启河说,在对中草药的研究中,科学家很少对其正在研究的草药提供验证和标准化,这使得人们很难知道中药的真正成分。如果连中药复方治疗的成份都无法确保稳定一致,那么就很难证明研究的价值,“如果它不可复制,那就不是科学,”他说。

中医药是经验医学,而想要在国际社会获得更重要的地位,还得按照现代医学的游戏规则,注重临床研究,取得循证医学证据,不仅为世界贡献更加整合的治疗哲学,也能贡献更加科学的植物宝库。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9-02-13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越来越受到了限制,许多种类的抗生素由控制残留进展为禁用,如金刚脘胺,金刚乙胺,甚者喹诺酮类等。随着这种形势的出现,无抗养殖到提法于是乎浮出水面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许多人企求另辟新途,试图从中药中找出代替某种抗生素的物质,也有观点提出,随着无抗时代的来临,益生菌,蛋白多肽物(抗体,疫苗,生物活性物质)及中草药将是今后畜牧生产保健的三驾马车。更有一些消极低落的情绪,认为这种模式在我国不可行,不仅会提高养殖成本,而且对疾病控制将是不可思议的。

基于病原体是疾病发生的根源这种现代医学的理论之下,上述的种种说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以这种理论为基础,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即病原体的杀灭,传播途经的控制及动物的抗病力。因而离开了抗生素来进行畜牧业的生产,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一个天方夜谈。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最基夲的问题一一即疾病的夲质是什么。也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防病治病都存在着一种“科学的“盲目性。因而到现在为止,疾病难防难治就在所难免。

我们不论从法典的定义和生活实践中可以对疾病做一个基夲的认识:疾病是在非正常状态下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表现。这句话有两个问题:其一,是非正常状态,简单的说即不良因素的刺激一一应激是百病之源。这些应激因素诸多,如不适合的温度、湿度,污染的空气质量,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等。其二是生理机能的异常表现,即在应激因素的刺激下,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改变,如生理机能的亢奋或沉郁,体温的升高或降低,体液的丧失或潴留等,随着生理异常表现的深入发展,可引起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系统的损伤和坏死。

至此,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基夲任务和目标:防病治病的目标是要保持和纠正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该做好两件事:即防止和纠正不良因素对机体的伤害。这也就是无抗养殖的理论基础和切入点。
病原体的性质和地位:

病原体,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生物体,和动物一样,需要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之下,具有摄取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就会进行生长繁殖。由于其属于低级生物,繁殖力特强,其生长条件比较严格。因而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不同,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不同,而病原体的生命力不同。这也就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发病特征不同,药物使用的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而有差异的原因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病原体所适应的生存环境,恰恰是对动物有伤害的气候特征。如过冷过湿,人体易受寒冷的刺激而生理功能异常,而此环境下则是流感病毒,支气管病毒,沙门氏杆菌病生长繁殖力旺盛的季节。炎热潮湿季节,人们多胃肠功能不适,心肺功能亢进而为患,而此季节,则大肠杆菌、霍乱杆菌、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则生长旺盛。因而古人说大灾之后有大疫,为什么?因为大灾是异常气候的长时间侵害人体对人体的功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繁殖力极强的病原体乘虚而入所致。
病原体,由于其抗逆性能差,多寄生于动物体内,一方面摄取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则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而供给动物机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而处于互利共生的关系之下。当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后,体内的这种生态平衡为打破,一些病原体乘机生长而为祸。一般情况下,当内环境发生异常时,细菌性疾病会增多,当机体细胞组织受到损伤时,病毒会大量入侵,释放,生长繁殖而为病。这些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或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进一步扰乱而促使疾病向深向重的方向发展。

如上所述,我们现在使用抗生素对疾病进行防控,其实只是对疾病的中间环节进行了控制,对疾病的源头,危害的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善。因而这种方法防病是很困难的。其疾病的彻底康复还需要机体自身的努力才能完成。

由此可见,运用抗生素防控疾病是不可行的。走无抗养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不论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还是养殖户本身的利益和健康养殖。都是必走的一条路。
黑喜鹊博客:http://gaofahui521.blog.163.com/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2-13
中国肉鸡无抗养殖的可行性分析
赵德峰
山东寿光鸡宝宝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中国肉鸡的现状
产能过剩、周期短、恢复快。
规模化养殖占60%以上、成为主导,机械化、半自动化比较普遍,全自动化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结果。
环境污染严重、感染压力增大、疫病泛滥、防控难度增加、损失重大。尽管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成为养殖业的心头之患(死淘问题突出),但更为普遍的细菌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依然很严重(生产损失巨大)。
育种、饲料加工、饲养管理技术革新,极大地改善了肉鸡生产性能,白羽肉鸡遭遇天花板,黄羽肉鸡、麻鸡方兴未艾,风头正盛。
药物乱用和滥用现象比较普遍,大多数屠宰厂收社会鸡还做不到先检测后屠宰,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回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规范”势在必行。

食品安全对食材的要求
自从最近几年暴露出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沸沸扬扬的专业和非专业的炒作中,肉鸡药残问题不可避免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有没有问题?肯定有,因为这个产业专业化水平还很低,经营、管理、生产还不够规范。
问题大不大?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从饥不择食到食品安全,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不能因为社会进步了,就全盘否认历史。更不能擦干净嘴就骂厨子。何况很多食品安全事故并非都集中在生产环节,食品加工、冷链储运隐患也亟待解决。
食品安全标准,就是不允许食材和食品被污染、被感染、规定成分不允许超标(包括抗生素残留)。
关于这一点,我充满信心,因为肉鸡无药残控制并不是很难。消费者“挑剔”不可怕,可怕的是引不起从业者重视。
无抗养殖的概念
2000年以后,就有人开始推出、谈论和讨论无抗养殖的话题,最近几年更是被炒成了热门。
无抗养殖再次被提出的背景是食品安全,消费者关心的是食材和食品的品质、安全问题,只要食品符合标准和规定即可,也就是危险和有害成分没有或不超标。“吃鸡肉的”并没有要求“养鸡的”要全程不用抗生素,这只是从业者的一厢情愿,是一种“自虐”、或者叫“作秀”。
无抗养殖的内涵比较复杂:一是饲料中禁用抗生素类添加剂;二是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拒绝使用抗生素;三是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允许规范使用部分抗生素;---无抗养殖的概念首先“从属”于健康养殖,只有健康养殖才能提供安全食材。

抗生素对养殖业的贡献
解决细菌性感染问题。
对促生长的贡献(这也是饲料中添加的理论基础)。
配合防治病毒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后继发和混合感染的康复问题。
众所周知,畜牧生产中能有效地“控制”有害菌的普遍性和危害性,真的“得益于”抗生素和抗菌类药物的“努力”。
我们为什么习惯于讲,肠道和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是常见多发病?就是因为细菌性感染很普遍、很严重。
肉鸡养殖业的需求
养殖业的需求是肉鸡不生病,一旦生病能够快速有效治疗、尽快康复(因为肉鸡养殖的生长期很短,经受不起太大的风险)。
养殖业者从来没有说“喜欢”使用抗生素或“拒绝”使用抗生素,他们追求的是养殖健康和健康养殖。
如果可能,养殖业者会“拒绝”任何动保产品,因为这都是成本,你不能单单挑出一个抗生素来“当噱头”。
现在养殖业的需求还有来自要求的一项,就是不能乱用和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确保源头控制药残不超标。
我们的误区
我们的误区是太敏感、太务虚、太喜欢出风头。
借着食品安全的要求,推出全程无抗养殖,好、非常好,谁也不敢、不便、不好意思说不好,因为专业话题一点被政治包装,就会很敏感。
事实上在很多养殖密集区,细菌性感染那么普遍、又那么严重,抗生素是对抗细菌性感染的最有力的武器,你说不用就不用了?你是养殖户吗?
大家都知道因噎废食的尴尬,抗生素从“乱用、滥用”到“不用”,省略了一个“规范使用”,这不是因噎废食吗?何况那些天天喊全程无抗养殖的人是否真有胆量进行“技术+方案+产品+成本+风险”承包?你若不敢,就不要半夜学鸡叫(扰民)。

商业炒作
炒作和商业炒作是最近20年来逐渐养成的一种非专业化的社会恶习,受私心驱使、被利益绑架,真话被好话淹没、专业被忽悠打压,打着灰色利益链条上的保护伞,那些为虎作伥的利益团伙把养殖户层层盘剥和压榨。
很多倡导、推动和叫嚣全程无抗养殖的人,多数属于那些不生产和经营抗生素类产品的企业,我就问你:过去几十年,没给你机会吗?你们做的试验还少吗?回头客在哪里?没有把握的争夺和抢占市场,和黑瞎子掰玉米有什么区别?
食品安全的门槛很公道,过去了是门、过不去是坎,以后你在宣传的时候,我请你按照你自己的要求进行试验设计和验证。还拿不准的东西先不要急着去推广。
在新形势下,新闻媒体也在规范,为虎作伥的事会越来越少。

专业智慧
什么是专业智慧?就是专业逻辑下的推演,是一种形势、趋势和科学的必然选择。
当无抗养殖被热炒的时候,谁在担心和怀疑?是那些扎根一线、了解一线、服务一线的专业人员。他们在想:全程不用抗生素,能行吗?风险和成本到底有多大?养殖户能承受得了吗?
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处方药中也有抗生素,只是人家在使用上更规范、更自觉、更严谨而已。
为了打消疑虑,养殖企业和动保企业必然地会坐下来讨论“试验研究和验证”。这需要大量、长期、反复的试验,用数据来评估无抗养殖的风险。
我向来不反对谈论和探讨无抗养殖,但我更倾向于用事实、用生产数据说话。
无抗养殖的可行性
无抗养殖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硬件和管理条件下,表现大相径庭。
可以肯定地说,在有些地方、尤其是疫情感染压力轻的时候,无抗养殖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
但对绝大多数养殖场来讲,要重点关注开口药是否必要、预防性用药有没有必要、把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没有必要?
最终的结果是产品无药残,你不用任何抗生素、食品安全没问题、养殖问题就大了;你规范地使用了允许使用的抗生素、只要按期休药,食品安全也没问题、养殖问题也解决了。孰轻孰重?
无抗养殖不是光喊口号,也不是一场似是而非的技术和产业革命,马虎不得、急躁不得、要循序渐进、要找经验、要摸着石头过河。

我尊重无抗养殖的设想、我在推动无抗养殖上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我10年来一直做着无药残养殖,屡屡给出口企业做着原料供应,从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为什么?因为我在药物选购上、规范使用上、休药上都执行着严格的标准。
如果你非坚持全程无抗养殖,建议从养殖外围区域开始、从夏天开始,等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渐次推广。
希望中药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动保企业,在产品研发上舍得投入、下大功夫,能不能替代和取代抗生素,不是取决于愿望、而是取决于能力。
在动保行业,我建议强强联手,都拿出自己合法、高效的拳头产品,形成动保组合拳套路。不要相互指责和排挤,那样只会损害动保企业在养殖业中的公信力。
健康养殖的意义
健康养殖的意义:只有健康养殖、才有安全食品。
健康养殖需要:种群净化、环境净化、饲料净化、饮水净化、环境控制、应激控制、免疫力提升、免疫接种密度增加、疫情监控、扑杀或治疗、药物筛选、规范使用。
药物选择?抗生素根据需要取舍,不能盲目排斥;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彻底分开;取消并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所谓的促生长作用已经没有必要,育种、营养设定、环境改善,已经有足够快的生长速度;不用反而有助于病原微生物和机体重新对部分抗生素产生敏感性);规范用药,按期休药;中药、微生态、酸化剂、酶制剂、生物制品会有更多更大的机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关键是你得有神通才行。
黑喜鹊博客:http://gaofahui521.blog.163.com/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9-02-13

无抗生素生态养殖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动物长期使用抗生素添加剂,会导致动物体内致病微生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差,导致治疗抗生素剂量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保健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限制养殖环节抗生素使用的呼声日益高涨。
  1、滥用抗生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近期,“超级细菌”现身印度、巴基斯坦、英国等国,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愈演愈烈。
  2、滥用抗生素使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生素被摄入机体后会随血液循环分不到淋巴结、肾、肝、脾、胸腺、肺和骨骼等组织器官,干扰淋巴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少抗体的生成,使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疫苗的免疫效力减弱,导致“温和型新城疫”、“免疫抑制综合症”、顽固性大肠杆菌病等动物疫病频繁发生。
  3、滥用抗生素使使畜禽产品品质下降:抗生素被吸收到体内后代谢途径多种多样,以肝脏代谢为主,经胆汁,由粪便排出体外,也会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残留在乳和蛋中,一些半衰期长的抗生素会蓄积于肌肉脂肪组织,使肉品品质下降,其中的残留药物被摄入人体,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4、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导致人体肠道菌群失调,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对人体肝肾造成损伤;影响人体造血干细胞的正常工作;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伤害,使人的抵抗力下降。
  欧盟已于2006年1月起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全面推行无抗养殖。我国农业部规定氯霉素、万古霉素、喹乙醇等药物不准用于饲料添加剂,从而拉开了限制抗生素使用的序幕。在此背景下,寻求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已成为整  个饲料、养殖行业的研究热点,无抗养殖已是大势所趋,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畜禽产品需求的必然途径。
  无抗养殖,涉及到动物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起点就是无抗饲料。目前,严格意义上的无抗饲料相对较少,有些是以中药提取物代替部分抗生素作为饲料的抗菌促长剂生产无抗饲料;有些是将微生态制剂代替部分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生产无抗饲料;还有一些是使用寡糖替代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生产无抗饲料;无抗生素生物饲料是严格意义上的无抗生素饲料,能够提高动物的抗病性,大幅度降低发病率,降低了疫病控制的难度,因此,无抗生素生物饲料是发展无抗生素生态养殖的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饲料品种。


无抗生素生态肉鸡养殖技术手册之一




  一、肉鸡品种与品种选择
  肉鸡可分为快大型和优质型
  (一)、快大型肉鸡:此种肉鸡不分公母,一般饲养6—8周龄即可上市食用,该鸡特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目前一般6—8周龄上市,料肉比1.6—2.0),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肉细嫩,多汁易熟,缺点是肉味清淡,皮肤粗糙,骨胳粗大,水份含量高,目前常见的该鸡种有艾维茵、爱拔益加(AA)、罗曼、星布罗等。
  1、艾维茵肉鸡:是美国艾维茵国际家禽公司育成的优秀四系配套肉鸡。该鸡种在国内肉鸡市场上占有率较高。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也强。
  2、AA白羽肉鸡: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 
  (二)、优质型肉鸡:该鸡肉味鲜美、浓郁,肉质滑嫩,骨骼细小,抗逆性强,但是该鸡生长速度较慢,一般在45天—70天上市。该鸡种有黄鸡、铁脚(青脚)麻鸡、乌骨鸡、石歧杂鸡等。
  怎样选择鸡种
  现有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鸡种。
  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购入健壮的雏鸡是很重要的。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雏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周内的死亡率很高,就很难取得理想的饲养成绩。
  二、肉鸡生理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1)鸡的肺脏很小,并连接着气曩,这些气曩充斥于体内各个部位,甚至进入骨腔。如此,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可以沿呼吸道进入肺和气曩,从而也进入了体腔、肌肉、骨骼之中;(2)鸡的生殖孔和排泄孔都开口于泄殖腔,蛋在产出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故有些鸡病经蛋垂直传播給雏鸡;(3)鸡没有橫隔膜,腹腔的感染很易传至胸腔各器官,胸腔的感染也易传至腹腔;(4)鸡没有淋巴结,等于缺少阻止病原体在体内通行的关卡。
  空气通过鼻腔、喉头直达肺与气囊。肺呈海绵状、鲜红色、紧贴住胸腔侧面,肺部三级细支气管黏膜下布满血管,所以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气囊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其主要作用如同风箱,将空气吸入推出,使之在肺部进行交换。气囊同骨骼及其他脏器相互联通,以减轻自身重量,这种解剖构造是禽类祖先适应飞行的进化结果。而恰恰是这一特点使得禽类在外界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会很快发生全身感染。
  (二)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体温约低2~3℃,4日龄开始慢慢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时才达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
   (三)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型雏鸡两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雏鸡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可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与排出二氧化碳的量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不断供给新鲜空气。
   (四)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到4周龄便增加到7%,其后大体保持不变。从孵化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7~8,12~13和18~20周龄。羽毛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
  (五)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能力差,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含纤维量少、易消化的饲料,否则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六)敏感性强
  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有毒物的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七)抗病力差
  幼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注意,极易患病。
  (八)群居性强、胆小
  雏鸡喜欢群居,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或单只离群便鸣叫不止,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和噪音以及新奇的颜色入内,舍内还应设有防止鼠害的措施。

无抗鸡养殖手册之三:鸡舍中氨气对肉鸡疫病控制的意义



  一、简述: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 ppm。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 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达到50 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严重的将出现死亡;达80 ppm并持续2个月时,可以导致蛋鸡产蛋率减少90%,死亡率增加;达100 ppm时,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可以说氨气的存在对于鸡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威胁作用,一般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应保持在20 ppm以下。

  二、氨气含量高造成的危害

  氨气和潮湿垫料会促使鸡群发生疾病。即便只有5ppm的浓度(难以被人类鼻子察觉),氨气能够刺激鸡只呼吸系统内的保护粘膜,使其更易感染上疾病。氨气离垫料越近浓度越高,这也正是鸡只所在的位置。氨气会溶解于鸡只眼部周围的液体内,对其造成强烈刺激,浓度过高会使鸡只眼睛变瞎。垫料潮湿和氨气浓度高的其它缺点还包括:增加鸡只脚部病变、胸部水疱、皮肤烧伤和结痂等问题。现在发病率最高的鸡慢性呼吸道疾病、腹水症、肿头综合征等等,都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鸡群中任何疾病都会导致鸡只以身体补偿、应付病状,造成饲料能源浪费。再者,任何伤损或非健康的状态都会增加鸡只品质降低和胴体污染的现象。

  (1)使鸡处于亚健康和亚临床状态。亚临床状态对鸡的增重和生产性能影响更大,鸡处于亚临床状态会最终影响鸡的营养需要、采食量、增重成本。

  (2)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动物免疫力的变异性受季节因素、环境因素、应激因素的影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高、温度高、湿度高都能使鸡的免疫能力下降。

  (3)有害气体含量高,氧的含量相对较低,会使鸡较长时间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极易感染一些传染病。

  (4)严重的会发生疾病

  猝死症: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刺激呼吸,当吸入气体中含氧量不足或较高二氧化碳时,对延髓呼吸中枢存在直接抑制作用,导致呼吸障碍,甚至呼吸停止,造成猝死。

  腹水症:血液中低氧和高二氧化碳,使肾的代谢发生改变,形成腹水。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携带这种病原体,正常情况下,没有其它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带菌鸡只多在应激(环境中尘埃多、氨味浓、饲养密度大、新城疫气雾免疫)条件下和发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时才能继发本病。

  急性肺炎、肺水肿:硫化氢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一部分很快进入血液,刺激神经系统,引起心脏衰弱、急性肺炎和肺水肿。

  气源性大肠杆菌病:有害气体含量高的时候,呼吸道粘膜受到损伤而感染大肠杆菌病,引起肉鸡的气囊炎。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尘埃微粒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大量的细菌、微生物等可能吸附在尘埃中,进入气管或支气管的尘埃微粒可使鸡发生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5)危害:出栏体重小、成活率低、死亡率高、饲料转化率低、用药成本高等,导致经济效益低。

  三、降低氨气危害的几点措施

  1、及时清除鸡舍内氨气的粪便和垫物 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鸡粪等有机物应及时清除,直接消除氨气的产生源,并及时通风换气,以避免舍内氨气积聚导致浓度过大。

  2、保持鸡舍干燥通风 我国很多地方夏季温、湿度都很高,应注意降温防湿。冬季除做好保温工作外,更要重视舍内的排污除湿,要定期打开排风扇和加大换气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当舍内氨气浓度达到20 ppm时,即可闻到有浓重的氨气味,此时就需要马上通风换气,至人进入后无闷气、无刺鼻刺眼感觉为度。

  3、生物除氨法 有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降低鸡粪中氨气的产生,EM制剂亦有控制消除氨气的作用。使用无抗生素生物饲料是最有效、最便捷的生物除氮方法。无抗生素生物饲料采用易消化的原料,降低氮源的排出;其中含有丰富的乳酸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活菌,能够降解含氮有机物,减少氨气的产生。使用无抗生素生物饲料,氨气浓度可降低70%以上。

  4、物理除氨法 在鸡舍内悬挂放入木炭的网袋,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可以降低空气中氨气的浓度,同时在地面适当撒些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垫料,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甚至消除空气中的氨气。

氨气对肉鸡生产的影响
氨气(ppm)     8周龄体重比(%)     料肉比    
胸部囊肿发生率

气囊炎发生率
0     100     2.1     3.4     0
25     98.1     2.15     14     3.5
50     94.5     2.19     11.9    
4.1

  测定肉鸡舍内氨气浓度的一般标准是:

  10-15ppm:可嗅到有氨气味;

  25-35ppm:开始刺激眼睛和流鼻涕;

  50ppm:鸡只眼睛流泪,发炎;

  75ppm:鸡只头部抽动,出极不舒服的样子。

  综上所述,氨气含量的控制对肉鸡养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广大养殖户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圈舍中氨气的浓度,给鸡一个清洁的环境,让它发挥最佳生长潜能。

黑喜鹊博客:http://gaofahui521.blog.163.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