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917阅读
  • 10回复

温病常识

楼层直达
级别: 骑士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藏精,就是贮藏阴精,以达2113到养精蓄5261锐、敛阴护阳的目的。《黄帝内4102经》云“”,意思是说,如果1653冬天没有很好地“藏精”,春天就会犯“温病”。南怀瑾先生认为,春季容易爆发的甲型H1Nl流感,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就是“温病”,部分原因是人们“冬不藏精”,所以他建议用小柴胡汤来对抗这一疾病。 冬季的“藏精”,指的是“有形之精”,即不要过度消耗肾精,青年人的性生活要适当,不要频繁;中老年人可以根据情况确定,体弱者尽量避免性生活,体力充沛者可以减少性生活。未婚男女要减少自慰,以免损耗肾精。 藏精的同时,要注意养阴,涵养人体的阴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作。在饮食上,要多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鱼类、鸡蛋、乳制品等等,辛热耗阴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等,尽量少吃。 ※补肾 “冬令进补,翌年打虎”,这个谚语说明了冬令进补的重要性。而冬季进补,最关键的就是补肾。这不仅因为冬季在五脏上和肾相对应,还因为肾藏精、生髓,在人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黄帝内经》认为肾脏为“作强之官”,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搞基础建设的;它不把人体的基础建设搞好,其他所有单位都无法在人体这个大厦内“办公”。 补肾也是有原则的,不能乱补。 第一个原则是“补阳为先”。现代人多肾虚,但很少出现单纯的肾阴虚或者单纯的肾阳虚,阴阳两虚者更为常见。对阴阳两虚者,首先要补阳。这是因为,阳气是人体生存的根本,没有了阳气,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再者,补肾阴的东西,多为性寒之品,需要阳气的鼓动才能发挥作用。 在人体内部,和阳气相比,阴气的“物质属性”更为明显,不像阳气那么虚无。如果把阴气比喻为具体的汽油,那么,阳气就是相对虚无的点火系统、燃烧方式。汽油如果没有点火、燃烧,不会产生任何能量。阴气也只有通过阳气来“点火”,才会发挥自己的效力。 第二个原则是,脾胃不佳的,补肾之前先补脾。这个原则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如果脾胃不好,补肾的食品吃得再多,吸收不了,吃了白吃。中医有“虚不受补”之说,也是这个意思:人体如果某些器官机能衰弱,即便吃了补品,恐怕也“消受不起”,难有效果。所以,脾胃等消化系统运转正常,是饮食补养的大前提。 在咨询医生后,可以采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参苓白术散由太子参、白术、扁豆、山药、莲子、茯苓、砂仁、陈皮、炙甘草等制成,具有调理脾胃之功效。 摘自《黄帝内经养生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属广义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舌象、脉象、便溺等热的征象)、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

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历史
早在《内经》中就有了温病的名称以及有关证候、病因、脉象和治疗原则的记载。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指出温病初起“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特点,书中不少处方如白虎汤、诸承气汤等,实为后世温病治法的基础。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温病学未能摆脱伏寒化温和伤寒学说体系的束缚,因此在理论上和临床上都没有重大突破。
金代刘河间率先提出“六气皆能化火”、“六经传受,自始至终,皆是热证”的观点,并倡导温热病初起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明代王履《医经溯洄集》进一步把温病从概念、发病机理和治法上与伤寒明确区分,指出:温病不得和伤寒混称,其治法以清里热为主。明代吴又可《温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戾气,无论老幼强弱,触者即病;受邪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治疗则以疏利为主。这些认识对于温病学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有着极大的影响。迨至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和方法,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和伤寒的区别,把温病学说推向了新的高度,丰富了外感热病的辨证内容。后来吴鞠通又在《伤寒论》六经分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焦辨证,并制定出一套比较系统的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温病学的完整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运用温病学的理法方药,对诸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以及肺炎、麻疹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及温病治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特别是在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面,成绩尤为突出。
分类
温病包括的病种很多,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按发病季节分: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温病称暑温、湿温,发生于秋季的温病称秋燥,发生于冬季的温病称冬温等。
按初起发病类型分: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① 新感温病。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② 伏邪温病。感邪后不立即发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或由新感引动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证为主。如春温、伏暑。
按传染性和流行性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流行特征的一类温病称温疫;流行性小或不引起流行的称温病。
按病证性质分
按是否兼湿分为温热和湿热两类。这两类温病一般仅在卫分和气分阶段的证治不同,如若湿邪化燥同温热类温病并无区别。
① 温热类。初起一般表现为肺卫证候(暑温除外),热象偏盛,易于化燥伤阴,起病急,传变较快。如风温、春温、暑温、秋温、温毒等。这类温病在其病程中,虽可有夹湿或夹痰,但兼夹证候不是主要方面,不会因此而改变疾病的基本属性。
② 湿热类。初起以湿热氤氲为主,病变以脾胃为中心,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耗损阳气。如湿温、伏暑。
辨证纲领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温病独特的辨证纲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概括了温病的病理、病证、病程变化,临床主要意义是:
① 归纳了病变过程中出现的4种证候类型,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卫分证是温病初起,属表,病情较轻;气分证为温邪由表入里,邪势炽盛;营、血分证是邪热深入,阴血耗损、心神受病的严重阶段。
② 概括了温病过程中病邪的传变和病情轻重浅深的不同阶段(或层次)。温病的传变,一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即由卫入气,再入营血。也有卫分病不久,即见营分证,所谓逆传心包;但也有初病即见里证,传变自里而达外,表现为气分证或营分证;也有卫气同病或气营同病。
三焦辨证
以三焦为纲,在临床上归纳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三种不同证候类型,以及三焦病邪传变所涉及的主要脏腑。邪在上焦为温病初起,病变主要在肺,属卫分或气分范围。若逆传则邪可入心包,属营分或血分范围;邪在中焦为温病的中期或极期,病变主要在胃、肠、脾、胆等,属气分范围;邪在下焦为温病之末期,病变侧重在肝、肾,多为血分范围。传变的一般情况是“始上焦,终下焦”,但也有一病即见中、下焦病证者。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反映卫、气、营、血的生理失常及其损伤,适宜温热类温病;而三焦辨证,主要是揭示脏腑的生理失常及其损伤,适宜湿热类温病。此外,就温邪传变而言,卫气营血传变是横向的传变,为温病由外至内的四个传变阶段,病情由轻到重,层次由浅至深;三焦传变则是由上至下的纵向传变。两种辨证方法的侧重面,以及所起的作用不同,不能相互取代。但三焦辨证所揭示的脏腑病变部位,超越不出卫气营血所反映的病变层次和范围。故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和补充。
治法
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主要有以下治疗方法:
解表法 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
清气法 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
化湿法 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
通下法 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
开窍法 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
熄风法 具有平肝熄风、镇痉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
清营凉血法 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
滋阴法 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
共同之处
① 致病因素相同,其发病均由感受外感温热之邪而致。
② 温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凡温热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温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春季以风温为主,夏季则以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的发生还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致。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等地区多见瘴疟为患,则是一例。
③ 温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 ,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按三焦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在上焦肺卫,进而中焦阳明或逆传心包,后期则伤及下焦肝肾之阴。
④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根据病证的性质,可将温病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感受温热病毒,不兼湿邪者,称为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冬温、秋燥等,一般起病急、传变快、病程较短;兼湿邪者,称为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伏暑等,一般多起病较缓,传变慢,病程较长。温病的传变多按卫气营血和三焦的顺序依次传变,故临证时亦多选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种方法。温邪属阳邪,易化火伤阴,表现出热盛津伤的症状。温病的具体治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祛邪、保津养阴。温病的预后与津伤阴亏的程度及病邪的盛衰、传变有关。
医源世界
温病 ,病名。 
① 多指温热病之泛称。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症见身热、头痛、呕吐等,但《经》多以“病温”为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于伤津化燥伤津的特点。当按卫气营血与三焦辩证法辨证论治。分别选用(或合用)解表、疏卫、清气、凉营、凉血、和解、育阴生津、通下、开窍、息风、回阳固脱、通下等法。温热病大致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温、冬温、秋燥、温毒、伏气温病、温疟、晚发。详见有关各条。 
② 指广义伤寒中的。《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参见有关条目。 
③ 指夏至以前发病之温热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为后世“伏气温病”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见伏气温病条。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04-05
火有七说,痰有十因,气有九论,郁有六名




火有七说,痰有十因,气有九论,郁有六名






丹溪曰:五行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命门火也。此二火出于天造。又有五志之火:大怒,则火起于肝;悲哀动中,则火起于肺;醉饱过伤,则火起于脾;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思想无穷,则火起于心。此五火出于人为。盖水火者,人生之阴阳也。一水岂能济七火哉?故火常多而有虚实之辨。脉浮而虚者为虚,脉细而小者为实。洪而有力者易治,沉而细者难治。夫火之为病不特五脏,十二经中,凡气有余,何莫非火也。诸风掉眩,胁痛目赤,肝火动也,柴胡、黄连主之。口舌生疮,诸痛痒疮疡,心火动也,黄连主之。诸湿肿满,口疮口臭,脾火动也,芍药主之。诸气愤郁,干咳鼻衄,肺火动也,山栀、枯芩主之。遗精、白浊、赤浊、便泄、梦遗,肾火动也,知母主之。目黄口苦,坐卧不宁,胆火动也,柴胡主之。癃闭、淋沥、赤白带浊,小肠火也,木通主之。牙痛龈宣,颊腮颐肿,胃火动也,石膏主之。舌苔喉痛,便闭不通,大肠火也,条芩主之。小腹作痛,小便不利,膀胱火也,黄柏主之。头眩体倦,手足心热,三焦火也,柴胡、黄芩主之。阳事频举,精浊不止,命门火也,知母、黄柏主之。凡此皆苦寒之味,但能泻有余之火耳。以上是实火。以下是虚火。若夫饮食劳倦,内伤元气,为阳虚之病,又当以甘温之剂补之,如人参、黄芪之属。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血虚之症,以滋阴之剂济之,如当归、地黄之属。心火亢盛,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病,以咸冷之剂壮之,如大黄、芒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以壮水之剂制之,如生地、玄参之属。若命火衰,为阳脱之病,以温热之剂济之,如附子、干姜之属。若胃虚过食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葛根之属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0-04-05
痰不自生,生必有故,或因风,或因寒,或因热,或因湿,或因暑,或因燥,或因酒积,或因食积,或因脾虚,或因肾虚。今之治痰者,但知南星、半夏为治痰之药,而不知治痰之本,故痰愈生而病难除也。予也管见,敢以治本之药叙之:夫因风而生痰者,痰唾涎沫,其脉浮弦,治以前胡、旋复花之类。因寒而生痰者,痰唾清冷,其脉沉迟,治以姜、桂、细辛之类。因热而生痰者,痰唾胶黄,其脉洪数,治以芩、连、栀、膏之类。因湿而生痰者,痰唾碧绿,其脉浮缓,治以苍术、茯苓之类。因暑而生痰者,痰唾腥臭,其脉虚微,治以香薷、扁豆之类。因燥而生痰者,痰唾如线,或如小珠,或如胶漆,咳嗽难出,其脉滑数。治以蒌仁、花粉、贝母之类。因酒积而生痰者.痰唾呕恶,清晨发嗽,治以猪苓、葛花之类。因食积而生痰者,痰唾桃胶、蚬肉之状,胸腹闷闷不安,治以香附、枳实、神曲、麦芽之类。因脾虚而生痰者,痰唾不时,倦怠少食,治以白术、陈皮之类。因肾虚而生痰者,痰唾之时,即如潮涌,发于五更之际,治以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之类。然此皆为辅佐之药,而主剂二陈汤,又不可少也。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0-04-05
气者,一身之主。内无七情所伤,外无寒暑所犯,则一气周流百骸疏畅。如有七情所干、寒暑所犯,则疾病生焉。《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寒则气收,热则气泄,九气不同,为病亦异。张子和论之详矣,予不复论。如以气虚、气实论之,夫实者,邪气实也;虚者,正气虚也。气虚为病,或精神短少,或倦怠嗜卧,或少进饮食,或眩晕,或痿躄,或自汗,或泄泻,或遗脱,诸病生焉。审其症候,诊其脉息,果然气虚,则人参、黄芪、白术之类必当用用也。若夫心痛、胁痛、小腹气痛,此则邪气阻遏①,正气不行,故作痛耳。邪气何也?或寒、或热、或痰、或食、或血是也。法当先去其邪,则正气流通,痛不作矣。大抵气属阳,调气之药必用温散,如沉香、木香、丁香、茴香、藿香、白豆蔻、陈皮、香附、砂仁之类。如病日久,则气从火化,而温热之剂,又不可单投,必以黄芩、黄连、栀子之类为主,少加热药为之向导。又闻,气者血之先,血者气之配,气既病焉,则血不得以独利,故亦从而病焉。是以治气药中必加理血之品,如当归、芍药、川芎、红花、桃仁之类。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04-05
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①,诸病生焉”。大抵诸病中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故凡治病必以郁法参而治之。郁有六:气、血、湿、热、食、痰也。气郁:胸胁痛、脉沉涩。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缓。热郁:瞀闷②,尿赤,脉沉而数。食郁;嗳酸饱满,不喜饮食,人迎脉平,气口脉盛。痰郁:动则喘满,寸口脉沉滑。治以六郁汤、越鞠丸主之。湿加白术、羌活。气加木香、槟榔。食加山查、砂仁。血加桃仁、红花。热加柴胡、黄芩。痰加半夏、南星。

六郁汤
    六郁香(附)苍(术)(神)曲,栀(子)(连)翘共(枳)壳陈(皮),(川)芎(黄)芩 苏梗(甘)草,郁结总能伸。
越鞠丸
越鞠丸开郁,香附并苍术,川芎栀子仁,神曲各等分。湿加白术、茯苓。热加青黛。痰加南星、海石、 瓜蒌。血加桃仁、红花。食加山查、砂仁。气加木香。
---------------------------------------
    ①怫:fu 2(音拂)。怫郁:不高兴,不痛快。
    ②瞀闷:心中闷乱。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10-24
经谓“冬伤于寒,春bai必病温,”是训du人有伏气之为病也。夫冬伤于zhi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dao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伏藏于少阴,至春阳气开泄,忽因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又不因外邪而触发者,偶亦有之。其藏肌肤者,都是冬令劳苦动作汗出之人;其藏少阴者,都是冬不藏精肾脏内亏之辈。此即古人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何刘松峰、陈平伯诸公,皆谓并无伏气,悖经之罪,其何逭乎!据丰论春时之伏气有五∶曰春温也,风温也,温病也,温毒也,晚发也。盖春温者,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寒而触发。风温者,亦由冬受微寒,至春感风而触发。温病者,亦由冬受微寒,寒酿为热,至来春阳气弛张之候,不因风寒触动,伏气自内而发。温毒者,由于冬受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晚发者,又由冬受微寒,当时未发,发于清明之后,较诸温病晚发一节也。此五者,皆由冬伤于寒,伏而不发,发于来春而成诸温病者,当辨别而分治之。
这是清代医家雷丰《时病论》的论断,窃以为颇为中肯。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0-10-24
所谓寒邪,按现代的医学解释,就是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循环障碍。人体有两种液体循环,血液,水液。这两种循环主要依赖身体内脏器官的功能运行正常时,才能保持健康的运行。也就是去医院做检查,看身体哪方面有异常。其次身体功能的异常,也可能会因为炎症的问题,而这类炎症的影响可能不一定是单一的问题,这在检查时不一定有结果。免疫性疾病比较难治疗,因为属综合疾病因素。不能用伤寒论解读。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0-10-24
冬季,就是气阳内敛,气下行转化为精的过程。若冬季劳力太过,气发于外而少藏于内,则精亏于内。春季相火升遂,气阳不敛之体,气火因而升动。燥热之气稍有太过,人若感之,则易内外合邪而成温热病。这就是第一句,冬不藏精而春必病温。第二句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实际说的是温病中伏邪致病的概念。冬伤于寒,则阳气郁闭于内。冬季天冷,寒痹不易得到宣散,所以体内气血闭塞,很容易郁而化热。到了春季,一阳从冬至始生,郁热这伏邪跟天地之阳交感,两阳相合,必然发动。发则成温性病,而阳热自体内某处而出,形成相关性症状。


[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amp]即使冬日保暖技术再好,不藏精、不避虚邪贼风,也会在体内留下伏邪的。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0-10-24



历代的解释很多,但一直觉得讲了太多的黑话却没能把原理讲清楚,不够实用。讲阴阳五行的黑话太多,不讲逻辑,没有实证的精神,也是中医一直被诟病的主要原因。首先,从六经辨证的角度看,少阴(包括了少阴经和其脏)是免疫力的动力源,厥阴则关系到免疫调节。好比少阴是发动机,厥阴是变速箱。冬不藏精,相当于没油了;冬伤于寒,把少阴经给伤了,相当于油路故障,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发动机的动力受损,免疫力下降,最终的结果是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当少阴经出现问题,其经循行的区域就会“腐烂”,其结果就是温病(细菌感染)。所以在《伤寒论》少阴篇有桔梗汤治喉咙痛。少阴在咽部循行的区域,还有扁桃体。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少阴经,也存在于厥阴经,例如阑尾炎的时候就是厥阴经受邪,紧跟着阑尾就发生感染,这是支持我的论点的一个证据。我们都知道,温病的发病是需要一定气候条件的,冬天不容易发,到了春天就开始了,这是外部因素,跟病毒感染(伤寒)有很大不同,例子:流感和某冠。有了内因——少阴受损,和气候诱因,发为温病,这就是这一理论的核心逻辑。“必病温”有点太绝对了,在实战中,冬伤于寒,春继续发伤寒也很常见,就看一个人的体质够不够热,少阴伤到什么程度。能产生“伏邪”,在春天发为温的,少阴都还算是很强的。《内经》里的这个观点非常有意思,它暗示了温病背后的伤寒,那么是不是提示我们,在某些温病,治温病的同时要考虑背后的伤寒问题呢?古代之所以害怕温病,是因为温病变化很快、死亡率高。到了现在,温病看西医就可以治得不错,如果效果不好,请考虑背后的伤寒。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0-11-18
违逆了春生之气,少陽就不生发,以致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违逆了夏长之气,太陽就不能盛长,以致心气内虚。

违逆了秋收之气,太陰就不能收敛,以致肺热叶焦而胀满;违逆了冬藏之气,少陰就不能潜藏,以致肾气不蓄,出现泻泄等疾病。

四时陰陽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陽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陰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因此,陰陽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

对于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加以实行,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

顺从陰陽的消长,就能生存,违逆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逆了它,就会乖乱。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所以圣人不是等到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