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
2010-05-19 15:58 |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一、病原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本病的主要病原,可诱发典型的猪萎缩性鼻炎,本菌有三个菌相。病原体主要是I相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球杆菌或小杆菌,呈两极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有的有荚膜,有鞭毛,无芽孢,大小为0.2—0.3微米X 1.0微米,散在或成对排列,偶呈短链。鲜血琼脂上产生B溶血。本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物可将其杀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根据特异性荚膜抗原,可将多杀巴氏杆菌分为A、B、D、E四个血清群,诱发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绝大多数属于D型,而且毒力较强;少数属于A型。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任何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以幼猪易感性最大。 2.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鼠类可能成为本病的自然宿主。 3.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病猪、带菌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将病传给仔猪。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4.流行特点:本病在猪群内传播比较缓慢,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不同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只有生后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感染后才能发生鼻甲骨萎缩。较大的猪可能只发生卡他性鼻炎,咽炎和轻度的鼻甲骨萎缩。成猪感染后看不到症状而成为带菌者。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三、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是以鼻炎猪鼻甲骨萎缩,鼻部变形为主要特征。感染猪打喷嚏、流鼻涕,同时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流出。打喷嚏可损伤鼻粘膜的血管,流出鼻血,鼻甲骨在发病后3~4周后开始萎缩,鼻腔阻塞,呼吸 困难、急促,可能有明显的脸变形。上腭、上颌骨变短以致出现脸部“上撅”。鼻背上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皱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有时可见嘴向一侧偏斜的症状。由于鼻泪管阻塞,流出的眼泪与灰尘粘在一起,在猪内眼角下皮肤上形成月芽形放射状条纹,称为泪斑。但只有生后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感染后才能发生鼻甲骨萎缩。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四、诊断 由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微生物学,方法检查,可作出正确的诊断。有条件者,可用X射线作早期诊断。用鼻腔镜检也是一种辅助性诊断方法。应注意与传染性坏死性鼻炎、骨软病、猪传染性鼻炎、猪细胞巨化病毒感染等相鉴别。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五、防治 (一)预防原则 以含药添加剂饲喂,同时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应激因素,猪舍每周消毒2次。引进猪时作好检疫、隔离,淘汰阳性猪。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二)免疫防治 常发区,可应用猪萎鼻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妊娠母猪应产前25~49日1次颈部皮下注射2毫升,仔猪于4及8周龄各注射0.5毫升,在注苗前7天投预防量,泰浓40每吨饲料1千克,磺胺二甲嘧啶110—150克/吨饲料。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三)治疗 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钠等药物。 阳性母猪在产前2周开始给含有0.02%泰灭净的饲料,至仔猪28日龄离乳为止。仔猪出生后连续两天肌注20%泰灭净注射液,剂量为0.5毫升/千克,每日1次,18日龄起连续肌注3日,剂量为0.4毫升/千克。从28日龄离乳之日起,仔猪连续8周(56日)喂饲含0.02%泰灭净的饲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