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999阅读
  • 0回复

伏 暑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伏 暑
  伏暑是由暑湿病邪引起的发于秋冬的一种急性热病。其病候特点是: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继而形似疟疾,惟寒热多不规则;以后则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却不清除,大便多溏而不爽。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既重且缠绵难解。因其有暑湿见症,且在发病季节上又有秋冬迟早的不同,所以又有“晚发”、“伏暑秋发”、“冬月伏暑”等名称。
  《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伏暑之名,但已有暑邪伏而为病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此与本病的病因、症状、发病季节多相近似。至宋《和剂局方》首载。伏暑。之名,但其所指系病因而非病名。正式定为伏暑病名的,最早见于明代方广《丹溪 心法附余》,继则在明李挺《医学入门》中讨论了伏暑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到了清代,许多温病学家对本病作了专门论述,使本病在理论上和治法上渐臻于完善。综合前人论述,本病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如薛瘦吟说:“伏气有二,伤寒伏气即春温、夏热病也;伤暑伏气,即秋温、冬温病也”。此处秋温、冬温即指“伏暑秋发”、“冬月伏暑”,与秋燥及感受风热病邪之冬温,名虽同而含义有别。 、
  现代医学所说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发于秋冬季节而见有上述临床特点者,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2.1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生,历代医家认为是由于夏月摄生不慎,感受暑邪,未即发病,迨至深秋霜降或立冬前后,复感当令之邪而诱发。而夏暑之邪又多兼湿,故本病多具暑湿性质。其致病之邪实质上也是一种暑湿病邪,因秋冬非暑湿当令,所以古人就认为本病系夏感暑湿伏至秋冬而发病,属于伏气温病。暑湿最易阻遏气机,所以本病以发于气分为多,但在阴虚阳盛之体,病邪则多舍于营分。因此本病的发病证型有邪在气分与邪在营分之别。一般来说,发于气分者暑湿性质颇显著,病势较轻,发于营分者暑热性质较突出,病势较重。正如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所说;“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邪伏募原而在气分者,病轻而浅;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前人还认为,本病病情的轻重,与发病的迟早有关。如吴鞠通(<温病条辨》说:“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本病不论发于气分或发于营分,均兼有时令之邪在表,故发病之初必兼有卫表见证。在表证解除后,气分暑湿之邪多郁蒸于少阳,出现形如疟疾的见症。如其邪转入中焦脾胃而湿邪未尽的,多表现为湿热交混或热重于湿之证,则其临床症状和病机与暑温兼湿及湿温大体相同。故吴鞠通《温病条辨》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即指三者在病机、证治方面有类似之处。如患者内有积滞,每每致湿热与积滞胶结胃肠,出现便溏不爽、胸腹灼热不除等症状。如发于营分者,表证解除后,亦可发展成为血分证、气营(血)两燔证,并可出现痰热瘀闭心包、热盛动风、斑疹透发等见证。此外,病发于气分的,其暑湿性质的病邪亦可化燥而入营入血,出现营血分见证。在这些情况下,其病机、发展趋势和证治与其它温病邪在营血分者相同。
  12.2 诊断要点
  ①多发生于秋季,亦有发生于冬季者。
  ②起病急骤,一病即见有暑湿或暑热内伏特性的证候。病发于气分的,可见发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症。发于营分的,则见发热,心烦口干,舌赤少苔等症。但均兼有时令之邪在表,故初起时兼有恶寒表证。
  ⑧本病发于气分而兼表者,初期类似感冒,但里有暑湿性质症状表现。邪留少阳者,又形似疟疾,但寒热不规则。对此临床应作出鉴别。
  ④病程中若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不除,再见大便不爽,色黄赤如酱,肛门灼热者,此多为湿热挟滞郁于胃肠之候,这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
  ⑤在湿热流连气分阶段,可以郁发白痞;若邪舍于营,热逼血分,亦可发斑;临床诊断应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并观察其变化。

  12.8辨证论治
  本病初起多为表里同病,故总的治疗原则为解表清里。然里证有在气在营之分,若是气分兼表,则宜解表清暑化湿;若是营分兼表,则宜解表清营。如表邪已解而暑湿乏邪郁于少阳气分,则宜清泄少阳,分消湿热。如湿热挟滞而郁于肠腑,则须苦辛通降导滞遗便,以疏通其郁热湿滞之邪。若暑湿完全化燥而进入营血,出现邪闭心包,或热盛动血,或肝风内动等证,其治法与一般温病邪入营血者相同。 .
  12。8.1 初发证治 .
  12.3.1.1 卫气同病
  [症状] 头痛,周身痰痛,恶寒发热,无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脘痞,苔腻,脉濡数。
  本证为里有暑湿而外有表邪,系表里同病之候。其头身疼痛,恶寒发热,无汗者,均为邪在卫表之征。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是暑热内郁之象。因湿邪内阻气分,湿郁热蒸,故见胸痞,苔腻,脉濡数。本证与秋冬间因风寒所致的伤寒、感冒等,虽同为外感疾病,但病情并不相同。风寒在表者,仅单纯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并无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内郁于里等证;本证则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此为两者不同之点。本证与春温发于气分兼有表证者,均为表里同病。但其表证虽同而里证不同,一为里有暑湿,一为里有郁热。且两者发病季节不同,春温发于春季,本证发于秋冬,故二者不难辨别。 ,
  [治法] 解表清暑化湿
  [方药] 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
  黄连香薷饮 .
  银翘散(方见风温章) 、 .
  黄连香薷饮(《类证活人书》)
  香薷 扁豆 厚朴 黄连
  本证外有表邪,当予辛散解表;里有暑湿,又当清热化湿,此当用表里同治之法。方用银翘散以辛凉疏解卫表之邪。
   1. 加杏仁以开肺利气,以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易化;
   2.加滑石清利暑湿;
   3.加 苡仁、通草淡渗利湿。合用之可使表里之邪各得分解。
   若证见表寒较甚里有暑湿,且暑热较甚而口渴.心烦较著者,可用黄连香薷饮。本方又名四物香薷饮,方中以香薷、厚朴、扁豆解表散寒、涤暑化湿,黄连以清热除烦。
   1. 在临床运用时,如初起湿阻气滞而脘痞泛恶甚者可酌加半夏、陈皮等以助开痞化湿;
   2. 如湿邪在表,有汗热不解者可酌加藿香、佩兰
   3.如暑热较盛还可加入寒水石、竹叶心等。
  12.3。1。2 卫营同病
  [症状] 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渴,心烦,舌赤少苔,脉浮细而数。
  此证为暑邪舍于营分初起兼表之候。邪袭于外,故见发热恶寒,头痛少汗等症。暑热性质较突出而犯于营分,故见心烦、舌赤而少苔、口干不渴。脉浮细而数,是营阴不足而又兼表之征。本证与前证相比较,虽同为伏暑初起表里同病之候,但里热有在气与在营之别,且病邪又有暑湿郁蒸与暑湿化燥之殊。故表证相同而在里之见症则异:前证为暑湿之邪郁蒸气分,故见口渴脘痞而苔腻;本证为暑湿化燥而邪在营分,故见口干而不渴饮,舌红赤少苔,脉浮细而数。
  [治法] 辛凉解表,清营泄热。
  [方药] 银翘散加生地 丹皮 赤芍 麦冬
  银翘散(方见风温章)
  本证因有外邪在表,故用银翘散辛琼透泄,以疏解卫分之邪。因有里热在营,故加丹皮、赤芍凉营泄热,生地、麦冬清营滋液。此方有表里同治,解表凉营之效。在临床运用时,若系阴液不足,汗源匮乏而致汗不出者,可酌加玉竹、玄参等以增液助汗。
  12.8.2 邪在气分证治
  12.3。2。1 邪在少阳
  [症状] 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本证为暑湿性质之邪郁于少阳气分而致。因邪阻少阳,枢机不利:故寒热似疟而脉见弦数。暑湿郁蒸于里则心烦口渴。湿邪阻遏气机则脘痞苔腻。其病机属邪在半表半里,但与伤寒邪在少阳,胆热炽盛而无痰湿者自是不同。本证发热之所以见午后、暮夜为重,是因午后及暮夜属阴,湿为阴邪,阴邪旺于阴分,午后暮夜邪正交争较烈,故身热增高。然此与阳明腑实的日晡潮热又有所不同。因病邪具有暑热性质,热欲蒸迫外泄,而又被湿邪所阻,所以天明得汗诸症虽可稍减而胸腹灼热却不能尽除。本证虽类似疟疾,但与疟疾汗出之后诸症若失,并呈周期性发作者显然有别。,
  [治法] 清泄少阳,兼以化湿。 、
  [方药] 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
  青蒿钱半一二钱 黄芩钱半一三钱 淡竹茹三钱 仙半夏钱半 枳壳钱半 陈皮钱半 赤苓三钱 碧玉散三钱(包)
  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炽盛,暑湿内郁,故用蒿芩清胆汤清泄胆热,且以化湿。方中以青蒿、黄芩清泄少阳胆热而疏利枢机,竹茹、陈皮、半夏、枳壳清胃降逆、理气化湿,赤苓、碧玉散既可导胆热下行又能清利湿热。诸药合用,胆热可清,痰湿得化。如湿邪较重,还可酌加大豆卷、白豆蔻、苡仁、通草等化湿、利湿之品。 .
  12。3.2.2 邪结肠腑
   [症状]、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
  本证为暑湿病邪郁蒸气分,并兼有积滞阻于肠道。湿热积滞互相胶结于胃肠,故大便溏而不爽,色黄赤如酱,其气秽臭,肛门有灼热感。湿热阻遏气机而碍于胃,胃气失降而反上逆,故见恶心呕吐。湿热郁蒸于内,则胸腹灼热。苔黄腻,脉濡数,均为里有湿热之征。本证与前证其病邪性质虽均为暑湿,其病机均在气分,但病变重心不同,前证重心在少阳,而本证则以肠道为主。
  [治法] 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方药] 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枳实二钱 生大黄钱半(酒洗) 山楂三钱 槟榔钱半 川朴钱半 川连六分 六粬三钱 连翘钱半 紫草三钱 木通八分 甘草五分
  本证为邪滞肠道,非通导不能祛邪,暑湿之邪内郁,又非清化不能除尽,故宜枳实导滞汤苦降辛通、清化湿热、消积化滞。方以大黄、厚朴、枳实、槟榔推荡积滞,且以泄热理气化湿,山楂、六粬以消导化滞和中,用黄连、连翘、紫草以清热解毒,再助以木通利湿清热。甘草则调和诸药。本证为湿热挟滞之证,非阳明腑实证可比,故不宜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或咸寒软坚之法.,若误投承气,非但湿热之邪不能去,且将有伤阳损正之弊。又因本证为湿热挟滞胶粘滞着肠道,每非一次攻下即能使病邪排除净尽,往往需要连续攻下,但所用之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重剂猛攻,此即所谓。轻法频下。。临床上亦有下后不久,邪气复聚热势又作,大便再见溏而不爽者,此时仍可再行轻剂消导,泄热下行,总以胃肠邪尽,湿热挟滞之证消失为度。此与伤寒燥热结于肠腑所用攻法有所不同,正如叶天士说:。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2。3.3 邪在营血证治
  12.3.3,工 热在心营, 下秽小肠
  [症状] 发热日轻夜重,心烦不寐,口干,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绛等。
  本证为心营有热,下移小肠之候。发热夜重,舌绛口干而不欲饮,是热在心营,营阴受损之征,心烦不寐为热扰心神所致。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营热邪下移小肠,则小便短赤热痛。本证为心营与小肠同病,与单纯热炽心营证有所不同,其区别之点在于有无火府热炽之征。
  [治法] 清心凉营,清泻火府。
  [方药] 导赤清心汤(《通俗伤寒论》) ,
  鲜生地六钱 朱茯神二钱 细木通五分 原麦冬一钱(辰砂染) 粉丹皮二钱 益元散三钱(包煎) 淡竹叶钱半 莲子心三十支 辰砂染灯芯二十支
  莹白童便,一杯冲
  本证热在心营,治当清心凉营,但兼小肠热盛,则又须清泻火府,方用导赤清心汤。以生地、丹皮清泄营热,茯神、麦冬、莲子心、朱砂染灯芯清心热而宁心神,以木通、淡竹叶、益元散、童便清导小肠之热。全方可使心营之热得清,小肠之热得解,正合王纶所提出的。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的治疗大旨。方名导赤清心,即是以功效而言。本方为导赤散加麦冬、莲心、茯神、灯芯、童便等所组成,除有清利小肠火府作用外,又能加强清营泄热宁神之功。
  12。3.3,2 热闭心包,血络瘀滞 .
  [症状] 发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润。
  本证为热闭心包,血络瘀滞之病候。发热夜间为甚,系热炽营中,神昏谵语,乃热闭心包之征。舌绛望之若干,扪之却润,或舌现紫晦而润,为血瘀之象。此与津液干枯而舌面干扪之亦燥者不同。漱水不欲饮,即口干欲求救于水而又不欲饮水之意,为营分热蒸,血络瘀滞之征象。本证与上证虽均为热在心营,但兼证不同:前证兼小肠热盛,本证则为邪闭心包且兼血络瘀滞。故两者所表现的证候亦不相同。
  [治法] 清营泄热,开窍通瘀。
  [方药] 犀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犀角汁四匙(冲) 粉丹皮二钱 青连翘一钱半(带心) 淡竹沥两瓢(和匀) 鲜生地八钱 生赤芍钱半 原桃仁九粒(去皮), 生姜汁二滴(同冲)
  先用鲜茅根一两,灯芯五根,煎汤代水,鲜石菖蒲汁两匙冲。
  本证为热炽营中又兼邪闭心包、血络瘀滞。故治疗除予清营泄热外,必合以清心开窍,活血通瘀之品:本方系犀角地黄汤加味组成,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为主,更加桃仁、茅根活血凉营,连翘、灯芯清心泄热,佐用菖蒲、竹沥、姜三汁以涤痰开窍,共奏清泄包络瘀热之效。
  12.4 小结
  伏暑是由暑湿病邪引起而发于秋冬,初起具有暑湿在里,并兼有时令之邪客表的一种急性热病。本病发生多为内外二邪,表里俱病,既有表证,又有暑湿内郁的见证,但其里证之病机有邪在气分与邪在营分之别。在气分者,多系暑湿郁蒸;在营分者,多以暑热性质较突出。暑湿郁于气分而兼有表证者,与感冒相似,可用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苡仁、通草外解表邪、内清暑湿. 若外有表证里郁暑湿而心烦较甚者,可用黄连香薷饮以解表化湿、清热涤暑。
 如表证已解而暑湿之邪郁阻少阳,类似疟疾者,可用蒿芩清胆汤清泄胆热、理气化湿。如暑湿侵入胃肠与积滞相结,应用枳实导滞汤苦辛通降、消导积滞之法。
  暑热发于营分之证,其病机、证治及演变情况大抵与春温邪在营分者相同,治疗大旨总以清营泄热为主。如初起兼有表证者,治宜辛凉解表合以清营泄热,用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等。若热入心营而兼小肠热盛的,宜用导赤清心汤清心热而泻火府。若营分热炽而兼血络瘀滞致瘀热闭窍的,治疗又当清营,开窍、活血,可用犀地清络饮治之。若在病程中出现斑疹、痉厥等证,治法与其它温病热入营血,热盛动风者相同,可以互参,
  12.5 文献摘录
  李挺《医学入门》: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日莫觉,变出寒热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症。
  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人受暑热之毒,栖伏三焦肠胃之间,久久而发者为伏暑。如霍乱吐泻,发于秋间,以及疟痢等症。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邵新甫按:认明暑湿二气,何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 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 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盛,邪伤气分为多。
  吴坤安《伤寒指掌》:晚发者,夏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动而发也其症与疟疾相似,但寒热模糊,脉象沉滞,舌苔粘腻,脘痞烦闷,午后更热,天明汗解或无汗,清晨稍解。
  此暑湿之邪留着于里,最难骤愈,治法不外三焦主治。
  吴鞠通《温病条辨》: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
  长夏盛暑,气壮者不受也;稍弱者但头晕片刻,或半日而已; 次则即病;其不即病而内舍于骨髓,外舍于分肉之间者,气虚者也。盖气虚不能传送暑邪外出,必待秋凉金气相搏而后出也。金气本所以退烦暑,金欲退之,而暑无所藏,故伏暑病发也。其有气虚甚者,虽金风亦不能击之使出,必待深秋大凉初冬微寒相逼而出,故为尤重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叶霖按: 四时皆有伏气,非冬寒夏暑为然。伏暑多挟湿,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脘痞气窒,渴闷烦冤,每午后则甚,入暮更剧,天明得汗稍缓,至午后又甚,似疟无定时。
  石芾南《医原》:伏暑及伏暑晚发较春夏温病来势稍缓而病实重。初起微寒发热,午后较重,状似疟疾而不分明;继而但热不寒,热甚于夜,天明得汗,身热稍退而胸腹之热不除,日日如是,往往五七候始解。推此病之由,总缘阴虚之质,夏月汗多伤液,内舍空虚,阳浮于外,暑湿合邪,深踞膜原。初起邪在气分,必须分别湿多、热多。……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何廉臣按:春夏间伏气温热,秋冬间伏暑晚发,其因虽有伤寒、伤暑之不同,而其蒸变为伏火则一,故其证候疗法大致相同,要诀在先辨湿燥,次明虚实,辨得真方可下手。
药方加减查询  药方查询

[病案举例]
  伏暑过服辛温,化火伤阴(录自《时病论,)
  武林陈某,素信于丰,一.日忽作寒热,来邀诊治。因被雨阻来往,伊有同事知医,遂用辛散凤寒之药,得大汗而热退尽。讵知次日午刻,热势仍然,汗多口渴,痰喘诸恙又萌,脉象举取滑而有力,沉取数甚,舌苔黄黑无津。丰曰:“此伏暑病也,理当先用微辛以透其表,荆、防、羌、芷,过于辛温,宜乎劫津夺液矣。今之见症,伏邪已化为火,金脏被其所刑,当用清凉涤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细地、洋参。”服二剂,舌苔转润,渴饮亦减,惟午后尚有微烧,故照旧方,更佐蝉衣、荷叶,又服二剂,热从汗解。但痰喘依然,夜卧不能安枕,改用二陈加苏、葶、旋、杏,服之又中病机。后议补养常方,捆载归里矣。

伏暑化热入阴,痰浊堵闭(录自《临证指南医案》)
  张 病几一月,犹然耳聋,神识不慧,嗽甚痰粘,呼吸喉间有音。此非伤寒暴感,皆夏秋间暑湿热气内郁,新凉引动内伏之邪,当以轻剂清解三焦,奈何医者不晓伏气为病,但以发散消食、寒凉清火为事,致胃汁消亡,真阴尽烁,舌边赤,齿板燥裂血。邪留营中,有内闭瘛疯厥逆之变。况右脉小数,左脉涩弱,热固在里,当此阴伤日久,下之再犯亡阴之戒。从来头面都是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诸窍失司聪明矣。此轻清清解,断断然也。议清上焦气血之壅为先,不投重剂苦寒,正仿古人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连翘心 玄参 犀角 郁金 橘红(蜜水炒) 黑栀皮 川贝 鲜菖蒲根 加竹沥 伏暑气营两燔(录自《新医药学杂志》6:14,1978)

  患者 鄂×× 女性 19岁 王人 病历号1~359。患者7天前曾微有畏寒发烧,疲乏无力。3天前去游行回来,觉口干苦,饮冷水后,当晚有寒战高烧,体温39.6。C不降,1976年10月23日以高烧待查收入住院。查体温39.8,C,神清,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颈软,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正常,腹部平软,右上腹有压痛,肝在右肋下可及,神经反射正常,舌苔白厚腻,脉象眩数。化验:血白细胞7600/立方毫米,中性68形,淋巴32%。住院1周内,体温呈弛张型,最高为39~40.4℃,服退烧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但2-3小时后又上升至39℃以上。查疟原虫(一);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65-284单位;肥达氏试验,入院后第五天查“H”1:80, “0”、“甲”.“乙”阴性;再隔4天查“H”1:320,“O”l:80,“甲”1:80,。乙。阴性;再隔4天又复查,未见继续增高;血嗜伊红细胞直接计数2次均为220个/立方毫米;胸片(一);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尿及大便绍养8次均为(一)
在治疗上,一周内曾用过青霉寨、四环素、链霉家,症状未见减轻体温仍在39.5℃转我病区.乃停用抗菌素,亦未输液,单纯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初起有寒热,舌苔白腻,脉象弦数,有湿热见证。继则寒战高热汗出,形如疟状,目前但热不寒,口干唇燥,大渴喜凉饮,面赤,口苦粘腻,胸腹扪之灼手,大便日行一次,粘滞不爽,溲黄而热,脉象滑数有力,苔褐根部黄腻,舌质红绛。证属伏暑,系复令感暑湿之气,至秋复加新凉而发。观其病程变化,苔由白腻转为黄褐,乃暑湿化燥之象。身热面赤,口干唇燥,渴喜冷饮,乃暑热在气分之证。舌质红绛,则又为暑热伏于营分之征,乃是气营两燔,治当气营两清,方从《温病条辨》玉女煎去熟地、牛膝加细生地,玄参方加味治之,少佐苦寒以燥湿。药用:
生石膏二两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细生地八钱 麦冬六钱 淡竹叶三钱 银花一两.连翘四钱 黄芩四钱黄连面(冲)一钱
   服药两剂后,体温退军38℃,汗出,口苦、饮冷等症好转。小溲转清,大便通畅,精神转佳.苔由黄褐转为薄黄,舌质由红绛变为淡红,脉来细数,此属营热转气;病有缓解之势,乃投白虎汤加减,增入解肌之柴葛及辛凉之品,以图清泄气分之邪热,药用: 、
生石膏二两 知母四钱 葛根四钱 柴胡三钱、 薄荷(后下)二钱 淡竹叶四钱 银花一两 连翘一两
上方服三剂后,体温降至37℃。又投三剂,体温为36℃,病向告愈,惟伏暑之邪并及胃阴,治当益胃养阴,虑及余邪未尽,尚有复发之变,辛凉之品应当酌情增入,药用:
  银花五钱 连翘五钱 淡竹叶三钱 麦冬三钱 沙参三钱 细生地八钱 苡仁一两、山药五钱 扁豆四钱 。
  服上方五剂后,热未再发,纳谷大增,二便畅通,夜寐亦酣,精神舒畅.血培养(一),住院共10天,痊愈出院,门诊复查肝功能正常。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