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582阅读
  • 4回复

柴胡桂枝干姜汤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柴胡桂枝干姜汤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食谱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由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黄芩、牡蛎(熬)、炙甘草组成,味辛,微苦。具有和解散寒,生津敛阴的功效。用于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或大便溏泄等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主要原料
柴胡、桂枝、干姜、黄芩

是否含防腐剂



主要食用功效
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适宜人群
伤寒者

副作用
用量需注意

目录
1简介
2出处
3病机
4主证
5应用
6治疗
7临床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来源】《伤寒论》。

【原方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用法】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功用】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神经官能症,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内涵应用】刘渡舟教授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内涵与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刘渡舟教授(1917-2001),为我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中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临床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对经方颇有独到的见解。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该方历代均被认为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但临床应用者寥寥无几,其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对此,刘渡舟教授探索多年,方阐明其奥妙,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神奇疗效,形成独到的经验。现就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理解与临床应用探讨如下,以飨同道。

折叠编辑本段病机
l 论病机 主张胆热脾寒

刘渡舟教授认为,《伤寒论》中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少阳为枢,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所以少阳病多有兼见证,如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证,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正是与大柴胡汤证相对的方剂,是少阳兼里虚寒之证。如此,则兼表兼里,里实里虚俱备,少阳为枢之意义才完美。仲景于146条论少阳兼表的柴胡桂枝汤,紧接着在147条论少阳传入太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其用意之深,令人玩味无穷。所以,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云:"用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治胃实相互发明,可见少阳为病影响脾胃时,需分寒热虚实不同而治之。"

关于"胆热脾寒"的提出,刘老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任主任陈慎吾先生"少阳病有阴证机转"悟而得之。笔者在跟随刘老攻博侍诊之时,刘老曾言,刚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任教之时,大家对本方的机理都感费解,陈老言柴胡桂枝干姜汤"有阴证机转",刘老问何谓"阴证机转",陈老左顾而言他,不予明言。刘老牢记此言,苦思多年,结合临床,方悟得其理。从此施治于临床,屡获奇效,可见刘老对医道之执着,也反映了刘老悟性极高,不愧为中医之大家。按胆热脾寒对本方主证进行解释,则顺理成章。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口渴,往来寒热,心烦诸证,均为病在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热郁于上所致;小便不利之因,一则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化,二则脾阳不足,津液转输不及所致;而不呕则是少阳之邪转入太阴,未影响胃腑之故。仲景虽未明言大便情况,便溏之证在所难免,不言者,病变虽涉太阴,未必影响大便,故曰有"阴证机转"也。此与太阳病提纲证未言"发热"意义相同。

折叠编辑本段主证
2 抓主证 重视口苦便溏

刘老临证,主张抓主证,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刘老在其《伤寒论十四讲》中明确指出,本方"治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然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应用本方,则以口苦便溏为主证。思之,方悟其机理所在。既然是少阳兼太阴之证,当然应该有一个少阳主证,作为病在少阳的证据,又有一个太阴主证,作为病在太阴的证据,方能放胆使用本方。

刘老判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这也是他临床应用柴胡类方的主要依据。刘老曾经说过,火之味苦,然他经之火甚少口苦,惟肝胆之火,则多见口苦,故口苦反映少阳的邪热有现实意义。所以张仲景把口苦作为《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第一证。

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的主要依据。《伤寒论》太阴病提纲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突出了下利为重。所以刘渡舟教授认为,阳明主阖,其大便秘结为实证,太阴主开,其大便作泻而为虚证。在临床上,不论什么病,及其时间多久,凡见到腹胀满而又下利益甚者,应首先考虑太阴虚寒为病,则庶几近之。就笔者随诊所见,刘老对于便溏之证,理解地极其灵活,或为腹泻如水、或为溏泻,甚至大便不成形者,也作便溏而使用本方。学者应以病机为准,灵活掌握,莫拘一证之有无,方能学好中医。

折叠编辑本段应用
3 谈应用 注重药量调整

关于本方的临床应用,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十四讲》中写道:"余在临床上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证见胁痛、腹胀、便溏、泄泻、口干者,往往有效。若糖尿病见有少阳病证者,本方也极合拍。"

刘渡舟教授初用本方取效,是用于治疗肝炎腹胀。肝炎病人,由于长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胆之药,往往造成热毒未清,而脾阳已伤,出现肝胆有热,脾胃有寒的胆热脾寒证。临床不但可见肝区不适,口苦纳差的肝胆热郁、气机不疏之证,且常常见到腹胀便溏的脾胃虚寒证。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加之脾虚不运,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故以腹胀殊甚。又因太阴虚寒,故腹胀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此时治疗,但清热则脾阳更伤,温脾阳则又恐助热生毒,加重肝炎症状。而刘老则能于经方中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该证,并且取得神奇疗效,决非偶然,乃刘老精研经方,感悟而得。

折叠编辑本段治疗
余侍师一载,见刘老以此方治病取效者,非止肝炎一病。只要符合胆热脾寒的病机,无论何病,用之皆效。如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往往大便时溏时干,或者数日不大便、或者连续数日大便日数次而泻下不止,治疗极难。用此方治疗则能够调理肝胆肠胃之功能,并用天花粉生津止渴,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或者口渴口苦便溏者,正相合拍。其它如胆汁返流性胃炎、腹腔淋巴结肿大等病,刘老皆以此方治之而获奇效。

折叠编辑本段临床
临床运用该方,当理解方义,灵活调整药物的用量。该方之义,主要以柴胡、黄芩清利肝胆,以干姜、炙甘草温补脾阳,而桂枝则有交通寒热阴阳的作用。临床应用之时,便溏重者,重用干姜,而减轻黄芩用量;口苦重者,加重黄芩用量,而减少干姜用量。若不能掌握药量调整之法,则徒用无益而反受其害,不可不慎。

刘渡舟教授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情有独钟,临床应用频率之高,应用病种之广,取效之神,令我辈叹为观止。此仅就刘老对该方的病机、主证、临床应用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了阐述,限于篇幅,不再列举诸多病例,学者若能参透其中机理,则临证取效有何难哉!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01-30
在遇到肝病、胆病或胃病的时候,如果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大夫提到“肝气郁结”、“疏肝理气”这些词。其实,在中医的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肝气郁结、肝气不疏的情况,它不仅可能与西医所说的肝病、胆病或胃病有关,甚至可能与人的情绪和神志有关。由于西医中没有此类概念,也没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因而许多人对肝气郁结的病证不太了解,更不懂得如何选用对应的中药。下面就来介绍一种常用的疏肝理气中成药——柴胡疏肝丸。

方剂档案:

柴胡疏肝丸原名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此书是明代医学家张景岳集其毕生之经验,用50年的时间编著而成的。现代临床中,常可看到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各种疾病,其常用剂量为:柴胡、陈皮(醋炒)各6克,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炙甘草3克。

本方有成药出售,价格也不太贵,患者可到药店购买,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目前药店出售的柴胡疏肝丸还有一些其他配方(如国家药典中的柴胡疏肝丸,由25味中药组成,兼有消胀止痛、化食止吐等作用,其疏肝解郁的功效相对较弱一些),不过,最常见的还是《景岳全书》的方子。

叹息烦闷,试试柴胡疏肝丸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气滞血淤者。临床主要表现有:胁肋疼痛,喜叹息,腹部胀满,脉弦等。喜叹息是肝气郁结者较常见的表现,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后,才觉得胸中烦闷稍舒。

现代研究表明,柴胡疏肝丸可以明显增加脑部和肝脏的血流量,提高心脏的搏出量,有利于改善脑部的供血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肝脏动脉血流量等。

肝气郁结在西医临床中可表现为多种疾病。较常见的有急性或慢性胃炎、胃溃疡,急性或慢性肝炎、胆囊炎,生殖系统疾病,神经官能症等。在临床上,柴胡疏肝丸对乙型肝炎的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急、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胆囊炎等也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女性的经前期综合征、男性的不射精症等西医较难治愈的疾病,柴胡疏肝丸也有较好的疗效。当然,对这些西医诊断的疾病,必须经过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气滞血淤时,用本方才能起到应有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疏肝理气的中成药较多,需要仔细辨别才能对症下药。例如,逍遥丸也有疏肝解郁的功效,但逍遥丸以疏肝补脾为主,主要用于肝郁脾弱血虚者;柴胡疏肝丸没有补脾的功能,而以疏肝理气的作用为主。

服用本方,这些您要注意

1、本方疏肝解郁效力较强,对肝气郁结的患者,用之往往起效较快。但应用时必须细心辨证,注意随证配用其他药物,以求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本方药性整体上偏温,阴虚血少的患者须慎用。阴虚血少的表现有:身体羸弱,脉细或脉弱,面色无光泽,午后阵阵发热,不耐疲劳,容易口渴,经常上火等。

3、如服用本方期间出现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心烦失眠等不良反应时,必须立即停药;在咨询中医大夫进行调整之后,才能继续用药(如加服滋阴药物等)。

4、此方兼有一定的理气活血作用,孕妇不可轻易服用,在肝气郁结较明显时,才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考虑此方。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0-04-05
小柴胡汤治百病
2018.09.29 小米中医研究中心 阅读 5673

小柴胡汤治百病,辨证有根有据。

小柴胡为什么这么神奇?
来看一下这副药的来历:
小柴胡颗粒,选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颗粒治哪些证候呢?
一 病条中有往来寒热(一会冷一会热),
二 胸胁苦满(两侧胸胁满闷不适),
三 嘿嘿不欲饮食(食欲受到了影响),
四 心烦喜呕(心情不畅,容易干呕),
四个主要症候,我们称之为柴胡四证。
根据仲景先师的指点,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所以出现上面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用。这就是四个了吧。

这不是才四个症状吗?说好的治百病呢??

咱们学中医的,思路一定要开阔。
要知道,百病的发生也不外乎五脏六腑功能的下降,不外乎津液水平的下降。
所以治百病,究其根源,就是要调理好五脏六腑的功能。

小柴胡调五脏六腑?
小柴胡汤之所以如此神奇,就是因为它可以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
①肝胆方面
因为中医讲五脏六腑,脏腑不分家,所以调理肝同时也调整了胆,以下简称调理肝胆。
小柴胡汤是少阳经的主方,肝胆属于少阳,所以小柴胡汤可以用于治疗与肝胆经络相关的问题。
胆经循行在身体的两侧,所以像偏头痛、胸胁两侧的各种不适,都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治疗。
肝主情志,所以和情绪相关的问题,也都可以考虑柴胡剂。
我在临床遇到很多患者心烦,发脾气等情绪方面的问题时,都会考虑选择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或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效果都非常明显。
肝胆五行属木,就好比是树木,树木长的茂盛,需要水肥的滋养,身体的肝胆也是如此,也需要津液的濡养,所以当津液消耗过度时,也会导致肝胆方面的问题,比如偏头痛啊,头脑昏沉,头晕等问题
因此,当你假期出去玩,喝水量往往就比较少,所以消耗大量的津液之后,出现了各种不舒服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晚上回到家里先多补充一些水分啦,同时可以喝点小柴胡颗粒。

②脾胃方面
根据《灵枢 经脉篇 第十》十二经脉循行中,足厥阴肝经…挟胃。
所以肝胆经络一旦有了问题,就容易横克脾胃,也就是木克土。
你有没有经历过,生气之后,气都气饱了,就没有胃口?就是这个原因。
此病因肝胆而起,你说小柴胡颗粒有没有用?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小柴胡汤方中有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都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所以平时有一些胃疼、恶心、胃胀,挑食等脾胃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考虑用小柴胡颗粒~

③心肺方面

小柴胡汤可以清少阳经的虚热,少阳就是我们说的半表半里。
什么是半表半里?
首先什么是表?
在外之皮肤皆为表。
什么是里?
从口到肛,整个消化系统可以理解为里。
而半表半里就是表之内,里之外,
所以心肺所在的胸腔,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半表半里。
小柴胡颗粒可以帮助清一下半表半里的虚热,改善心肺所在的环境,所以可以治疗心烦的问题。
包括肺里有虚热,表现在凌晨3-5点醒,用小柴胡颗粒,虽然不能药到病除,也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④上火皆可用小柴胡颗粒?
大部分的上火,皆可使用小柴胡颗粒。

上火这个词,是为了大家方便理解,其实我们很少使用。
在中医这个领域,所谓的上火,用一个专业的词来说叫相火不位。

什么是相火呢?

在《素问·天元 纪大论》讲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君火以明!相火是说少阳相火,大家可以理解为是地球上能发光发热的能量,比如烛火,做饭所用的火。
相火以位,就是说相火要在正确的位置。火一定要在正确的位置,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否则就会出现相火不位的情况,也就是上火了嘛。

解决方法就是小柴胡颗粒。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0-04-05
有 人 说 人 为 什 么 会 患 病 , 总 结 为 阴 阳 失 调 , 气 血 失 和 。

又 为 什 么 会 阴 阳 失 调 , 气 血 失 和 呢 , 那 是 气 机 不 畅 所 致 。

何 谓 气 机 不 畅 ?

答 曰

肺 气 不 宣 则 咳 。 心 气 不 畅 则 悸 , 失 眠 , 健 忘 。

脾 气 滞 则 运 化 无 力 。

肝 则 主 疏 泄 , 疏 泄 失 常 则 情 志 失 常 , 消 化 停 滞 , 不 能 运 行 气 血 。 三 焦 滞 , 元 气 无 法 运 行 , 水 道 运 行 失 常 , 则 生 万 病 。

肾 主 纳 气 , 气 机 不 畅 , 纳 气 之 功 则 受 阻 , 则 累 , 呼 多 吸 少 。 脏 与 腑 为 表 里 。 脏 病 及 腑 , 所 以 大 肠 小 肠 胆 胃 膀 胱 无 一 能 免 气 机 失 调 之 乱 。

小 柴 胡 汤 为 三 焦 枢 杻 之 剂 , 少 阳 首 方 , 外 可 治 表 , 内 可 治 脏 , 中 可 和 半 表 半 里 。 其 方 药 有 柴 胡 , 黄 苓 , 半 夏 , 人 参 , 甘 草 , 生 姜 , 大 枣 。 寒 热 并 用 , 燥 湿 并 用 , 升 降 散 敛 并 用 , 非 杂 乱 无 法 也 , 正 法 之 妙 也 ” 。 戴 北 山 也 有 大 体 相 同 的 见 解 , 他 说 ; “ 寒 热 并 用 谓 之 和 , 补 泻 合 剂 谓 之 和 , 表 里 双 解 谓 之 和 , 平 其 亢 逆 谓 之 和 ” 。

临 床 应 用 中 可 据 寒 热 , 虚 实 , 表 里 , 来 调 阴 阳 , 和 气 血 。 寒 者 热 之 , 热 者 寒 之 , 虚 者 补 之 , 实 者 泻 之 , 表 者 解 之 , 里 者 清 之 。 总 之 以 三 焦 疏 利 为 准 则 。 元 气 行 则 万 病 终 。

经 云 , 但 见 一 症 即 可 用 之 , 其 症 有 往 来 寒 热 , 胸 胁 苦 满 , 默 默 不 欲 饮 食 , 心 烦 喜 呕 。 又 有 口 苦 , 目 眩 , 咽 干 。 舌 为 白 腻 , 脉 弦 为 准 。

古 有 战 乱 时 期 , 食 不 裹 腹 , 从 内 经 中 分 出 脾 胃 论 , 多 用 四 君 , 补 中 益 气 汤 治 百 病 。 今 可 是 小 康 , 温 饱 则 思 淫 欲 , 思 字 当 头 用 气 机 论 , 也 可 加 减 变 通 治 疗 万 病 。

具 体 病 例 , 网 上 许 多 可 找 。 我 在 此 就 不 一 一 例 出 。

当 今 社 会 , 病 情 多 是 错 综 复 杂 , 小 柴 胡 不 可 谓 为 一 个 重 点 的 研 究 对 象 。 对 肝 胆 病 , 脾 胃 病 , 心 血 管 , 肺 部 病 , 肾 , 神 志 病 , 肌 肉 , 筋 骨 病 , 每 每 能 取 疗 效 。

这 个 方 子 , 辨 证 准 了 加 减 对 了 , 靠 它 吃 饭 绝 对 没 问 题

有 形 来 自 于 无 形 , 无 形 来 自 于 热 , 热 不 足 , 无 形 又 转 化 为 有 形 。 人 体 的 阳 气 足 够 , 无 形 之 气 盛 于 有 形 之 体 ( 骨 肉 血 脉 ) , 则 身 轻 健 ; 阳 气 不 足 , 有 形 之 体 盛 于 无 形 之 气 , 则 身 重 。 病 皆 由 无 形 之 阳 气 衰 , 则 体 寒 , 而 生 诸 有 形 之 病 物 ( 痰 , 饮 , 肿 瘤 - 又 叫 癌 症 , 骨 质 增 生 , 血 脂 , 痘 痘 , 色 斑 , 痤 疮 , 疤 痕 , 湿 疹 , 疱 疹 , 病 毒 - 包 括 艾 滋 , 非 典 , 乙 肝 - - - - 等 等 ) 化 诸 般 万 象 , 其 由 不 过 一 : 阳 热 之 气 虚 。

正 所 谓 : 邪 之 所 凑 , 其 气 必 虚 ! 治 万 病 之 法 , 不 是 打 预 防 针 , 打 免 疫 疫 苗 , 不 是 “ 杀 ” 菌 “ 灭 ” 毒 , 不 是 “ 消 ” 炎 “ 降 ” 火 , 更 不 是 以 毒 “ 攻 ” 毒 - - 上 天 有 好 “ 生 ” 之 德 ! 故 曰 : 正 气 “ 存 ” 内 , 邪 不 可 干 ! 扶 阳 , 助 阳 , 行 阳 刚 之 气 , 柄 光 明 之 胸 怀 , 仁 德 之 于 心 , 好 生 之 于 念 。 而 可 无 病 无 忧 , 体 健 身 轻 , 欢 乐 怡 年 。 究 其 质 , 三 阳 病 讲 升 降 , 三 阴 病 讲 能 量 。

太 阳 为 不 升 ( 又 叫 “ 不 开 ” ) , 阳 明 为 不 降 ( 又 叫 “ 不 合 ” ) , 少 阳 为 不 升 不 降 ( 又 叫 “ 不 枢 ” - - 不 枢 转 的 意 思 ) 。 三 阴 病 都 是 能 量 不 足 , 区 别 在 于 病 位 : 太 阴 在 中 焦 脾 胃 ( 主 消 化 吸 收 ) , 少 阴 在 下 焦 肾 ( 主 二 便 排 毒 ) , 厥 阴 通 行 全 身 ( 主 全 身 驱 邪 , 收 复 失 地 , 推 陈 出 新 , 故 名 “ 将 军 之 官 ” ) 。

少 阳 是 太 阳 阳 明 升 降 的 枢 纽 , 如 门 开 合 转 动 的 轴 。 少 阳 不 枢 , 则 升 降 都 有 问 题 。 所 以 , 少 阳 之 证 , 有 病 不 升 , 有 病 不 降 。 处 小 柴 胡 则 不 升 可 升 , 不 降 可 降 , 故 曰 : 调 和 。 热 则 升 , 凉 则 降 , 欲 调 和 , 必 寒 热 之 药 并 处 。 故 , 少 阳 篇 皆 寒 热 并 处 之 方 为 特 点 。

太 阴 制 造 能 量 输 送 到 少 阴 储 存 , 厥 阴 从 少 阴 汲 取 能 量 以 发 挥 功 用 。 少 阴 就 是 一 个 能 量 的 仓 库 , 能 量 的 中 转 站 - - 这 就 是 少 阴 “ 枢 ” 的 意 思 。 在 临 床 意 义 上 , 少 阴 枢 就 体 现 为 能 量 的 储 存 足 不 足 , 足 则 能 枢 , 不 枢 就 是 不 足 之 意 。

病 升 降 , 又 病 能 量 不 足 , 即 可 以 升 降 方 配 以 能 量 方(如 小 柴 胡 配 姜 附 ) , 待 方 向 调 , 转 以 能 量 方 启 生 化 之 源 , 病 可 愈 。

此 方 在 气 的 升 降 范 围 而 论 , 然 气 的 升 降 必 须 在 有 形 物 质 基 础 【 阴 血 】 的 基 础 上 , 故 , 此 方 应 用 前 提 是 阴 不 虚 , 或 者 说 , 针 对 阳 虚 而 言 。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04-05
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绝经后妇女的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机制与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淋证的表现与肝经密切相关。治疗应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为主,佐以清热利水通淋、滋阴清热、益气生津、凉血止血、分清泄浊、补益脾肾等法。
关键词:小柴胡汤;绝经后妇女;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引起的尿路急性、慢性炎症反应,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女性感染率很高,而绝经后妇女慢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现代医学认为与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尿道粘膜发生退行性变、局部抗菌能力降低有关[1],故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且容易反复。是老年女性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尿路感染属祖国医学“淋证”范畴。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针对淋证其具有复发性、易感性的特点,应用小柴胡汤加减辩证治疗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淋证”发病机制与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淋证的表现与肝经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饮食不节,滋生湿热,再有老年患者久病而致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生活能力及生活水平下降,致使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肝主疏泄,湿热侵袭少阳,影响三焦水道通调,导致气化失常,而出现小便不利。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为主,佐以清热利水通淋、滋阴清热、益气生津、凉血止血、分清泄浊、补益脾肾等法。
        小柴胡汤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常被用来以外透内清的方法来和解少阳,少阳位于人体半表半里,邪入少阳,未有定处,往来无常,故清透并用,补散兼施,透邪清热以达疗效。本方中柴胡和解少阳胆腑邪热、透解邪热、舒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半夏和胃降逆,太子参、炙甘草扶助正气、防外邪入里化热,生姜、大枣和胃生津。现将临床上将此方化裁,治疗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疗效颇佳,现举例如下:
        1、小柴胡汤加减
        马某,女,58岁。10天前因感寒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伴发热,腰部以下疼痛,手足心热,烦躁,口苦,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舌质暗,苔黄腻,脉沉细无力。予小柴胡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20 黄芩10 半夏10 党参15 炙甘草10大枣10枚 猪苓15 茯苓20 泽泻15 滑石15 蒲公英30 竹叶5。予小柴胡汤加减。功用:和解少阳。主治:1.伤寒少阳证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等。柯韵伯将此方喻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2]。热盛伤阴、口干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沙参。少腹痛者,可加没药、乌药、元胡等。血尿者可加白芨、小蓟、仙鹤草等。情志不调者,可予合欢、玫瑰花、郁金以疏肝解郁。若邪热伤阴、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之象时,可予猪苓汤加减清热养阴,利水通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柴胡汤加八正散
        张某,女,5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1周,伴腰酸少腹胀痛,既往有类似发作史。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中伴有灼热感,小便混浊,腰酸伴有腰痛,两侧少腹胀痛,自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予小柴胡与八正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9 黄芩10 半夏10 木通6 车前子10 滑石10 甘草10 乌药10 茯苓10 泽泻10 公英15 瞿麦 15 萹蓄15 生大黄10。淋证发病机制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疗上采用实则清利,虚则补益的方法。该患者以两侧少腹胀痛为主,而少腹为少阳和肝经循行所在少阳统摄三焦及胆腑,治疗上以小柴胡合八正散加减,小柴胡舒畅少阳气机、疏泄郁热,八正散清利下焦湿热。若阳明热证,加知母、石膏清气分之热。若湿热伤阴者去大黄,加生地黄、知母、白茅根以养阴清热。
        3、小柴胡汤加生脉饮
        患者夏某,女性,71岁。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症见:面色萎黄,口干口苦,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胸腹满闷,恶心呕吐,五心烦热,或少腹拘急,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舌质黄腻,脉细数。小柴胡汤合用生脉饮加减。药物组成:西洋参10  麦冬12 柴胡12 黄芩15 半夏10 金银花15 连翘15 丹皮20  蒲公英30  茯苓15  车前草30 大黄10。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后期出现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尤以浊毒弥漫最为突出,若一味攻伐恐伤正气,过于滋腻易助湿敛邪,过于温补造成动风、动血,助湿化热,故当以调畅气机、输利三焦为先。小柴胡为治疗湿热的基础方,慢性肾衰竭多有枢机不利,三焦失司,湿热内郁,治疗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而生脉饮则益气生津,养阴清热。配以柴胡相得益彰,共讨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象。
        4、小柴胡汤加六味地黄汤
        孙某,女,63岁。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手足心热,盗汗,烦躁,口苦,周身乏力,夜寐差,大便干。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舌质暗,苔黄腻,脉细弦。予小柴胡汤与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熟地20 柴胡20山萸肉20 山药20 泽泻15 茯苓15 党参15 丹皮15 黄芩10 半夏5。若湿热重加板蓝根、栀子;肾虚加杜仲、桑寄生;呕恶者加佩兰;血尿加小蓟、白茅根、茜草、仙鹤草;脾气虚者加太子参、白术等。六味地黄汤药性甘淡平和,不温不燥,以滋养为补,实则肾阴亏虚为本,予滋阴生津。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3]。由于肝肾阴虚,肝失所养,情志失和,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热,火热郁于下焦,下注膀胱。故本病以膀胱热盛为标,更应“畅行滞气、疏利小便、清解邪热”故与小柴胡合用。小柴胡和利枢机之效,使阴阳升降有度,气血运行有常。
        老年女性的尿路感染根据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治疗时不仅要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去除易感因素并预防复发。中医证属淋证范畴,发病与湿热毒邪侵袭,致使膀胱气化不利有关。淋证的表现与肝经密切相关,主要为肝主疏泄,湿热侵袭,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司,气滞湿阻所致。气滞不行,久则淤血阻滞,使病情缠绵难愈。故予柴胡汤和解少阳为主,佐以清热利水通淋、滋阴清热、益气生津、凉血止血、补益脾肾等法辨证施治。综上所诉,本方对绝经后女性的尿路感染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辛红,杨烨.绝经后妇女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病机制[J].中国综合临床,2006,32(6):572-573.
[2]邹文清.小柴胡汤合止咳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3):228.
[3]张艳.六味地黄丸的药理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04,19(2):5.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