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4514阅读
  • 3回复

坏死详解

楼层直达
001
级别: 总版主
!d)Vr5x  
?m(]@6qa  
    在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坏死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功能完全丧失。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除少数是由强烈致病因子(如强酸、强碱)作用而造成细胞组织的迅速死亡外,但多数坏死是逐渐发生的,即细胞组织由萎缩、变性发展为坏死。这种坏死过程称为渐进性坏死。 iaAj|:  
    一、坏死的原因和机理 /qd5{%:  
    引起细胞、组织坏死的原因很多,任何致病因素只要其损伤作用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相当的时间,能使细胞、组织物质代谢完全停止者,都能引起坏死。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Eer  
    1.缺氧  局部缺氧多见于缺血,使细胞的有氧呼吸、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发生严重障碍,导致细胞死亡。 0eP ]  
    2.生物性因素  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毒素能直接破坏细胞内酶系统、代谢过程和细胞膜结构,或通过变态反应引起组织、细胞的坏死。 p" ;5J+?(  
    3.化学性因素  强酸、强碱和各种毒物均可引起坏死。其作用机理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损伤组织细胞,使细胞蛋白质变性,破坏酶的活性等。 .yF@O w  
    4.物理性因素  机械性、高温、低温、射线等致病因素均可直接损伤细胞引起坏死。  机械力的直接作用可引起组织断裂和细胞破裂;高温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包括酶)变性;低温能使细胞内水分结冰,破坏胞浆胶体结构和酶的活性;射线能破坏细胞的DNA或与DNA有关的酶系统,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b:M1P&R  
    5.某些抗原物质  指能引起变态反应而招致组织、细胞坏死的各种抗原(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例如,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外源性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此时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肾小球,通过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其溶酶体酶,可导致基底膜破坏、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 +}.~"  
    二、坏死的病理变化 wOLDHg_  
    眼观  组织坏死的早期外观往往与原组织相似,不易辨认。时间稍长可发现坏死组织失去正常光泽或变为苍白色,浑浊;失去正常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没有正常的血液供应,故皮肤温度降低。在清创术中切割坏死组织时,没有鲜血自血管中流出;失去正常感觉及运动功能等。在坏死发生2~3d后,坏死组织周围出现一条明显的分界性炎性反应带。有的坏死液化或形成坏疽。 F+m%PVW:  
    镜检  细胞死亡的组织学特征变化表现为: _&wrA3@/L  
    1.细胞核的变化  是在光镜下判断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其形态变化包括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三种形式。 /TndB7l"3  
    核浓缩:染色质浓缩和凝聚成团,嗜碱性染色加深,核膜皱缩,核体积缩小。 +QZ}c@'r  
    核碎裂:核染色质崩解成小碎片,随核膜破裂而分散在胞浆中。 %6%~`((4  
    核溶解:由于DNA酶的作用,DNA逐渐分解消失,胞核丧失了嗜碱性染色的特征,仅留下核影,最后核完全溶解消失。 Km)VOX[ZZ  
    2.细胞浆的变化  胞浆内的微细结构破坏,胞浆呈红染颗粒状;由于胞浆内嗜碱性的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胞浆对酸性染料伊红的着染增深;胞浆溶解液化;胞浆水分逐渐丧失而固缩为圆形小体,呈强嗜酸性深红色,形成所谓嗜酸性小体。 mM$|cge"  
    3.间质的变化  间质结缔组织基质解聚,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或断裂,相互融合,失去原有的纤维性结构,被伊红染成深红色,形成一片颗粒状或均质无结构的纤维素样物质,即纤维素样坏死或纤维素样变。 sc0.!6^'V  
    三、坏死的类型和特点 E-`3}"{  
    由于引起坏死的原因、条件以及坏死组织本身的性质、结构和坏死过程中经历的具体变化不同,坏死组织的形态变化也不相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mYxI^n  
   (一)凝固性坏死   mp:xR^5c  
    凝固性坏死是指组织坏死后,由于失去水分和蛋白质凝固,变成一种灰白色或灰黄色,比较干燥而无光泽的凝固物质,称为凝固性坏死。典型的凝固性坏死有肾、心、脾等器官的贫血性梗死。眼观,坏死组织早期肿胀,稍稍突起于器官表面,以后组织变较干燥、坚实,切面上坏死区常略呈锥体形,界限清楚,呈灰白色,时间长后即变灰黄色,无光泽,坏死区周围有暗红色的充血和出血带。 8)o%0#;0B  
    光镜下,早期坏死组织的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的结构轮廓仍保留,如肾贫血性梗死时,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形态依然隐约可见,但实质细胞的结构已破坏消失。坏死细胞的核完全溶解消失,或有部分碎片残留,胞浆崩解融合成为一片淡红色均匀无结构的颗粒状物。 WR<?_X_  
    动物结核病时器官发生的干酪样坏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其特征是坏死组织中除凝固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量脂类物质。眼观,坏死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质较松软易碎,外观像干酪或豆腐渣,故称为干酪样坏死。肌肉组织发生的蜡样坏死也是一种凝固性坏死。眼观,坏死的肌肉组织浑浊无光泽,干燥而坚实,呈灰黄或灰白色,肌纤维纹理消失而呈均质状态,如同石蜡一样。见于白肌病。 GyZpdp!  
   (二)液化性坏死   nf0] <x2  
    液化性坏死是指坏死组织迅速溶解成液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含磷脂和水分多而蛋白质较少的脑组织。因为脑组织蛋白质含量较少,不易凝固,而磷脂及水分较多,因此脑组织坏死后很快发生液化,形成羹状的软化病灶。通常把脑组织的坏死称为脑软化。此外,化脓性炎症时的组织化脓,其化脓炎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它们坏死崩解后,释放出蛋白分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成为脓液,也属于液化性坏死。 T\wfYuc&X  
   (三)坏疽   B{lj.S` mB  
    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引起的继发变化。坏疽组织眼观呈灰褐色或黑色。这是由于腐败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分解所产生的铁结合,形成黑色硫化铁的结果。坏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qN"Q3mU^h*  
    1.干性坏疽  多发生于四肢,耳壳、尾尖等体表末稍部位。坏疽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炎性分界线。动物中常见的干性坏疽有慢性猪丹毒的皮肤坏疽和牛冻伤所致的耳壳和尾尖皮肤坏疽。 z}a9%Fb  
    2.湿性坏疽  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如肺、肠、子宫等),由于坏死组织继发腐败细菌感染,引起腐败分解所致。动物临床上常见于肠变位、马的坏疽性肺炎、母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等。眼观,坏疽区呈污灰色、暗绿色或黑色的糊粥样,有恶臭。坏疽区与健康组织之间的分界不明显。 }|OwUdE!R9  
    3.气性坏疽  是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见于深部创伤(如阉割、枪伤等)感染了厌氧产气菌所引起。眼观坏死区肿胀变成蜂窝状,呈污秽的暗棕黑色,用手按压有捻发音。 X=KC +1e  
    上述坏死的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和坏死发生原因和条件等的改变,坏死的病理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凝固性坏死,如果继发化脓细菌感染,可以转变为液化性坏死等。 S?[@/35)  
    四、坏死的结局 ;EB^1*A Ew  
    1.吸收再生  小范围的坏死灶,被来自坏死组织本身或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分解、液化,随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缺损的组织由邻近健康组织再生而修复。 |Zk2]eUO+  
    2.腐离脱落  较大范围的坏死灶,由于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之间出现炎症反应,能促使坏死组织与周围健康组织逐步分离脱落,称为腐离。皮肤或黏膜的坏死灶腐离脱落后,局部留下缺损,浅的缺损称为糜烂,深的称为溃疡。糜烂或溃疡可通过周围新生结缔组织的再生而修复。肺脏组织的较大坏死灶脱落排出后留下的较大空腔,称为肺空洞。 |JLXgwML  
    3.机化、包囊形成和钙化  当坏死组织范围较大,不能完全吸收再生和腐离脱落,可由坏死灶周围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形成的肉芽组织逐渐生长进去,把坏死组织溶解和替代,最后形成疤痕,这个过程称为机化。如果坏死组织不能被结缔组织完全替代机化时,则可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将坏死组织包裹起来,称为包囊形成。其中的坏死组织逐渐干燥可能会出现钙盐沉着,即发生钙化。 l86gs6>  
^~;"$=Wf  
局部心肌坏死,可见灰白色坏死条纹 i*((@:  
;Rljx3!N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8-13
受教了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8-13
        
为畜牧业贡献青春!!!
级别: 骑士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2-1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