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509阅读
  • 1回复

鸡包涵体肝炎,2016.07.14,公主岭吉生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2000羽绿壳蛋鸡鸡雏,20羽左右拍酱色粪便,缩头呆立。剖检照片如下: 5%N[hd1Ql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7-14
鸡包涵体肝炎 编辑词条 3"zPG~fY{  
B 添加义项 ? (uDAdE5  
鸡包涵体肝炎为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病鸡严重贫血,肝肿大、出血和坏死。 z{|0W!nHJ  
O\ _ro.  
基本信息 M(nzJ  
中文名称 n 7i5A:  
鸡包涵体肝炎 bf@g*~h@  
定    义 KJV8y"^=Q  
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8Bu%Sf  
kc0MQ TJU  
特    征 $cK}Tl q  
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 p5$}h,7  
症    状  [Q{\Ik  
严重贫血,肝肿大、出血和坏死 .hu7JM+  
鸡包涵体肝炎为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病鸡严重贫血,肝肿大、出血和坏死。 QmjE\TcK/  
nhdZC@~E0  
鸡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I型群禽腺病毒,迄今证明至少有9~1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的病毒粒子均能侵害肝脏,该病毒对热稳定,对紫外线、阳光及一般消毒药品均有一定抵抗力。甲醛、100%乙醇、酒精和碘的混合剂对其有灭活作用。 <!g]q1  
/6Q]f  
病原特性鸡包涵体肝炎的病原是腺病毒科的I群禽腺病毒。病毒粒子无囊膜,直径为70-90纳米,核酸为双股DNA。病毒在核内复制,产生嗜碱性包涵体。 %-yzU/`JF  
sWo}Xq#  
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5%乙醇有抵抗力,可耐受pH3-9,对热有抵抗力,56℃2小时、60℃40分钟不能致死病毒,有的毒株70℃30分钟仍可存活。能被1:1 000的甲醛活。 t$(#$Z,RS  
BK%. wi  
有个别血清型的毒株能凝集大鼠红细胞,多数血清型毒株都无血凝性。病毒的血清型较多,已认定的有12种。病毒分离可用鸡肾或鸡胚肝细胞,病毒在鸡肾细胞上形成蚀斑。 J/'Fj?  
2zqaR[C  
病料的采取和处理在包涵体肝炎的早期,肝脏、法氏囊产生的病毒浓度最高。可以无菌采取病变肝脏、法氏囊、肾以及粪便作为病料。将病料制成1:5乳剂(粪便作适当处理),3 000转/分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用50%氯仿室温下处理15分钟,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取最上层水相加入抗生素,37度作用2小时,即可供接种用。 EP#2it]0]  
ed`"xm  
分离培养和鉴定禽腺病毒可在鸡胚肾、鸡胚肝细胞及鸡肾细胞内增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不敏感,所以一般常用鸡胚肝、鸡肾细胞来分离病毒。病料接种已长成单层的鸡胚肝细胞或鸡肾细胞,培养7天,盲传2代,细胞出现CPE时,细胞变圆、折光性增强、脱落。另外,可用伊红一苏木精染色单层细胞,来证实核内嗜碱性包涵体的存在。 A!Cby!,  
7H)$NG<U$  
用鸡胚接种分离病毒时,应选用SPF胚或来自腺病毒阴性鸡群的胚,将病料接种5~7日龄鸡胚的卵黄囊内,在接种后2~10天可见胚胎死亡和发育停滞,胚体出血,肝坏死灶,在肝细胞中存在核内包涵体。 5PO_qr= Hx  
g}v](Q  
此外,可以应用已知包涵体肝炎阳性血清做病毒中和试验或琼脂扩散试验对病毒进行鉴定。 @Suz-j(H  
R1X'}#mU  
易感动物只有鸡易感,肉鸡多发。 e?.j8 Q ~  
A|8"}Hm  
发病年龄多发生在3~7周龄的肉鸡,蛋鸡也偶有发生。 {lWVH  
H P.=6bJWi  
传染源病鸡、带毒鸡。病毒通过粪便、气管和鼻排出病毒而感染健康鸡。 KE3`5Y!  
PP$sdmo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眼结膜感染,也可通过种蛋传染给下一代。 OW@%H;b  
p[JIH~nb  
感染本病的种母鸡,种蛋孵化率,下降和雏鸡死亡率增高,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易发本病。 UE'=9{o`  
rS_G;}Zr  
在《鸡病诊治大全》一书中对流行病学做了如下描述:本病主要感染鸡和鹑、火鸡,多发于3~15周龄的鸡,其中 以3-9周龄的鸡最常见。在种鸡群或成年鸡群中往往不能察觉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隐性感染,种蛋孵化率低和雏鸡的死亡率增高。病鸡则显现典型的肝炎和贫血,本病可通过鸡蛋传递病毒,也可从粪便排出,因接触病鸡和污染的鸡舍而传递,感染后如果继发大肠杆菌病或梭菌病,则死亡率和肉晶废弃率均会增高。本病的发生往往与其他诱发条件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有关。以春夏两季发生较多。病愈鸡能获终身免疫。  9! jPZn  
Mpojabsh  
肝脏苍白、质脆、肿胀、肝脏、骨骼、骨骼肌有点状或斑状出血。肝细胞内有包涵体,呈圆形。肾、脾肿大,肾高度肿胀,呈灰白色。临床病理学 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有时可见大小不等的坏死灶。一些病例可见到骨髓病变,股骨骨髓出血呈桃红色,同时,胸肌和腿肌苍白并有出血斑点,皮下组织、脂肪组织和肠浆膜、黏膜可见明显出血。此外,还常见法低囊萎缩,胸腺水肿,脾和肾脏肿大,脾呈土黄色,易碎。 d$3rcH1  
kM506U<g  
本病特征性的组织学变化是肝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常见的是呈圆型均质红染的嗜酸性包涵体,与核膜间有一透明环,少数病例可见到嗜碱性包涵体,其肝细胞核比正常大2-3倍。肝组织结构完全破坏,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部分坏死,并见大量红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形成条索状的伪胆管,在汇管区,淋巴细胞呈局灶性增生。在人工感染病例中还可见脾脏白髓内动脉淋巴细胞散在性坏死,鞘动脉周围网状细胞显著增生。法氏囊和胸腺中淋巴细胞坏死、减少。骨髓红髓内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并见大量坏死。脑水肿,神经细胞变性。 3P6O]x<-?  
Jj\4P1|'7  
经自然感染的鸡潜伏期1~2天,初期不见任何症状死亡,2~3天后少数病鸡精神沉郁、嗜睡、肉髯褪色、皮肤呈黄色,皮下有出血,偶尔有水样稀粪,3~5天达死亡高峰,死亡率达10%,持续3~5天后,逐渐停止。蛋鸡可出现产蛋下降。鸡群如果有其他传染源污染时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可使死亡率增加到30%。 DzGUKJh6  
<2U@O` gC  
本病潜伏期,一般不超过4天,在生长鸡群中发病迅速,常突然出现死鸡。病鸡发热,精神萎顿,食欲减少,下痢,嗜睡,羽毛蓬乱,曲腿蹲立。少数病鸡呈现黄疸症状。4~10周龄的青年鸡,如果在双脚麻痹,临死前有的发出呜叫声,并出现头背反 弓等神经症状,则常常是贫血和精神沉郁的,病程为10~14天。 }qiZ%cT.G  
'Tm1Mh0Fso  
不满5周龄的鸡感染时,一般到8周龄时即可完全痊愈。发病率可高达100%,而死亡率从2%到10%不等,有时可达30%~40%。感染本病的1,日龄雏鸡呈现严重贫血症状。 syR"p,3EC  
rw'+2\  
根据肝脏大、褪色、充血出血及肌肉出血病变及肝印片用苏木紫伊红染色,肝细胞核内包涵体存在可以诊断,另一种方法是用病料接种本动物也可以确诊。 m=01V5_  
:/T\E\Qr  
血清学诊断要点 \P.h;|u  
Cq2Wpu-u  
荧光抗体试验本病的血清学诊断应用荧光抗体法最为适宜。其中直接法用来检测抗原,一般用肾脏,鸡在感染病毒后1~7日在细尿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可检出荧光抗原,间质则检不出。出现CPF的肌酸激酶细胞、卵黄囊接种发生死亡的鸡胚等均可检出荧光抗原。间接法可检出感染鸡血清中的抗体。一般的方法是采发病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作对比检查。 +X/a+y-  
wD9K\%jIr!  
他血清学诊断方法也可用常规病毒中和试验,但因自然病例少,血清型问题尚未解决,因此诊断价值不大,琼脂扩散试验的应用尚未确立。 R])Eg&  
UGPDwgq\v  
目前对鸡包涵体肝炎尚无有效疗法,也无良好疫苗用于预防。多数鸡感染本病后,不出现症状,因此,应注意卫生管理,预防其他传染病尤其是法氏囊病的混合感染。发生本病的鸡场,在饲料中加入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0VNLhM( LM  
/]`@.mZ9: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殊的药物,防制本病须采取综合的防疫措施。 efQ8jO  
<T_3s\  
1.引种谨防引进病鸡或带毒鸡,因该病经蛋传播。此外,本病也可经水平传播,故对病鸡应淘汰;经常用次氯酸钠进行环境消毒。 MLWHO$C~T  
kZw"a*6  
2.增强鸡体抗病能力,病鸡可以添加维生素K及微量元素如铁、铜、钴等,也可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相应药物,以防继发其他细菌性感染。 z)3TB &;  
]rlZP1".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传染性贫血病毒可以增加本病毒的致病性,因此应加强这两种病的免疫,或从环境中消除这些病毒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