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851阅读
  • 4回复

规模养猪场如何构建生物安全体系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一谈到猪场的生物安全,许多养猪者,甚至包括有的兽医都停留在消毒的层面上,其实不然。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压力,阻止疾病传播和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可谓低投入、高产出、一举多得的举措。生物安全措施具体来讲几乎涉及了养猪养殖的全过程,现分几点来阐述。

  1 猪场布局

  猪场选址应该选在人口稀少,周围没有养猪户的地方,要远离大公路、铁路,最好有一条专门的猪场公路,而且少有其他人员过往。水源要方便安全,猪场最好建在干燥、向阳、通风的矮山坡上,应先向气象部门咨询当地全年的主风向,最好画出一年四季的风向玫瑰花形图,找出主风向,按配种-妊娠-产子哺乳-保育-育肥-隔离-废弃物处理区域的顺序,从上风口往下风向分布,最好采用配种、妊娠、哺乳一点,保育一点,育肥一点的三点式分布,拉开足够的距离,这样少传播疾病,即使有的猪舍发病了,也很难传播到其他猪舍。猪舍最好东西走向,坐南向北,南北设窗户,便于采光和通风。猪舍之间要拉开距离,最好有10米以上的距离,舍与舍间种植香樟、桂花、桢楠树等能净化臭气,吸尘降噪的树种。

  2 控制场内其他带毒生物

  带毒生物有很多,如老鼠、鸟类、猫、狗、鸡、鸭等。这些生物多数带毒而本身不发病,但他们的存在却对猪场生物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老鼠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带毒者。夏季蚊蝇滋生,是乙脑、附红体的高发季节,猫狗是弓形体病的传播者,鸟类是衣原体的传播者,而且鸟类、禽类还能携带口蹄疫病毒,而其自身不发此病。

  3 参观程序必须遵守

  生活区、接待区和生产区要有一定的距离,中间最好有树林、鱼塘、土坡等作为天然屏障。员工外出回场要有一定的隔离时间才能进入生产区,而且进入之前要在生活区洗澡,彻底换洗衣服后穿干净衣服进入。许多大猪场都无法避免上级和朋友的检查和来访参观,这就要猪场管理者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而且要求参观者严格执行,参观的顺序也要讲究科学,从最脆弱、最干净的区域开始,一般来说,按产房到保育室的顺序参观,种猪区域一般不参观。

  4 坚持自繁自养隔离时间充足

  自繁自养能够保证场内猪只相对封闭,新病不易引入,而且长时间的饲养,对自己猪只的老病也会心中有数,防治起来比较容易。如有种猪引入,先在隔离舍专人饲喂60天左右,再引入后备舍,与少量经产母猪混合,让其适应本场的环境和微生物

  5 坚持全进全出制度

  这项措施是现代养猪业成功的关键。猪舍最好设计成小单元式的。猪舍内外净道与污道分开,走过污道后绝不在没消毒的情况下走净道。舍与舍之间要有专用的转猪通道,转猪前后都要对通道、猪只、猪舍充分消毒。有条件的可以在母猪从妊娠舍转入产子舍前过一通道,上有淋浴,下有温水池,最好有人按摩刷拭其身上污物和消毒。将产期接近的母猪(一般是一周内的预产期)安排于同一产房内,这样断奶时一起断走,做到彻底消毒,断奶后几乎是同期发情,一般3天~7天能发情配种,方便操作和管理,返情观察也方便。这样操作同批母猪又进入下一次循环,断奶猪只统一进入保育舍,保育结束后又一起进入育肥舍,各个舍的大小配套,流水化生产,各阶段都实行全进全出。而且,由于猪只日龄接近,应激小,少得病,即使得病也较为单一,诊断和治疗都相对容易。实际生产中,许多猪场由于规模不大,或者各阶段大小不配套,无法全进全出,但至少要保证同一栏内和相近栏内猪只体重日龄接近。有的猪场为了节约空间,将日龄差异太大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甚至僵猪也关在一起,造成猪只短时间可能不发病,时间一长就暴发,而其病情很复杂,得不偿失,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大一些的猪抵抗力和适应力好些,带毒而不发病,小一些的抵抗不住大一些的猪带来的病菌,容易发病,而且病情加重后可能大猪也抵抗不住了,也可能发病,使病原和病情都变得复杂化。

  6 消毒问题

  消毒大致包括消毒池消毒、带猪喷雾消毒、空舍消毒、饮水消毒、环境消毒等几方面。在猪场入口、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应设置消毒池。猪场门口、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要有足够的长度和深度,长度要有进出最大车轮周长的两周以上为好,消毒药液要选择成分差异大的几种,轮换使用,但不是有的人理解的今天用这种,明天用另一种,一般使用一种药液两周左右再轮换。进出生产区要有专用车辆,售猪台要修建于生产区外,绝不允许脏车进出生产区,不允许生产工人接触购猪车辆。带猪喷雾消毒药选择高效低毒、刺激性小的药液,喷雾操作时喷头要斜向45度左右向空中喷洒,直到地面湿透为止,不能对着猪只喷洒。

  7 重大传染病处理

  当重大传染病发生时,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传染病就像消防队员扑灭森林火灾一样,要及时发现起火点,尽快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还没蔓延开来的时候就要通过隔离、消毒,将传染源圈定在小范围内,不让其多点暴发。这样操作再可怕的传染病也不容易散布开,那就不可怕了。生产中还要注意这期间人员一定要固定好,不能乱串,隔离时划定一定的区域,可将可疑猪周围的猪一起隔离,相对安全的猪只移走,将可疑猪只孤立起来,而其他安全的猪只在这个期间禁止转舍。饲喂病猪要有专人饲养,无法专人饲养的情况下要在饲喂完健康猪后再饲喂可疑猪,最后才是病猪,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完后要消毒。对于病猪要及时诊断,标本兼治,对无价值的猪只及时淘汰或处理,解剖、深埋等操作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避免人为散毒。

  8 管理者注意

  生物安全制度是人制定也是人来执行的,再好的制度没有正确的执行还是一纸空文。很多猪场到处张贴各种制度,结果都执行不到位。作为猪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提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制度,定期为员工做一些生物安全和养猪治疗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生物安全意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7-11
规模化猪场如何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就是生物安全。包括环境调控、猪群的饲养管理、免疫保健、生物隔离净化等。

防疫消毒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随意性太大

猪场建在居民区附近,与居民生活区离的太近,几乎没有距离,这样给猪群防疫带来了很大难度。

2、防疫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

对人流、物流的消毒不到位,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管理,但又不完全封闭,都或多或少的对外界的人流、物流有所接触,有的猪场对外界的消毒制度比较严格,但对本场内的人员要求比较松,如任何人员都可随意进入各类猪舍,并且不注意消毒,这样就很容易将一猪舍的病原传入另一猪舍,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1.消毒药品选择不当

对猪场大环境一般用2%~3%的火碱(包括门口消毒池),带猪消毒首先要选择无腐蚀性、无刺激性气味且光谱、高效的消毒药。长期应用一种消毒药会使病原产生一定的耐受性,所以要经常更换不同种类的消毒药。

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2.消毒药配比浓度不合理

合理的消毒药浓度应该是以杀灭病原为准,但许多人认为消毒药浓度越浓越好,其实不然。原因一是:浓度过大会造成药品的浪费,增加成本。二是:浓度过大会对猪皮肤造成损害,某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药品还会影响猪舍的空气质量,增加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几率。

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3.不注意环境中的有机物

尤其是在带猪消毒或空舍消毒时,一定要先将环境中的有机物(粪尿、灰尘)彻底清除,环境中的有机物越多,消毒效果越差。

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4.消毒时机

猪群较平稳时可隔日消毒一次(但澡堂、餐厅要一天消毒一次),在有重大疫病发生时一天至少要消毒一次。寒冷季节可选择中午气温高时消毒,夏季可随意。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7-11
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原则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坚持自繁自养:杂交、引种(检疫证明)

实行分群管理:全进全出制度、各生产阶段分群

重视环境质量:场址选择、应激→抗病力下降

哺乳环节:仔猪早期补料、早期断奶

2.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消毒制度: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周大消毒一次。

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周至少消毒2次。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每天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

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隔日一次,经常更换消毒剂。

卫生制度:卫生标准

3.实行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

药物预防:产房母猪主要预防MMA、产褥热(可用利高霉素、强力霉素、支原净)断奶仔猪主要预防断奶应激、腹泻、圆环病毒病(可用多维、利高霉素、新霉素、泰乐菌素等)。

免疫保健:母猪产后第一天和第三天注射一针长效土霉素。

定期驱虫:配种前驱虫一次,仔猪转入保育舍后两周内驱虫,转入育肥后再驱虫一次。

预防中毒:药物、饲料霉菌毒素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7-11
生物安全体系的构成

-----“543”体系

五项制度:

①生物隔离制度: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②环境调控制度:场址的选择(远离屠宰场、居民区、公路,地势高燥、向阳)传播途径、应激→抗病力下降→易感性加强。

③卫生消毒制度:卫生标准、消毒

④营养管理制度:营养合理→抗病力加强→保护易感动物。冬季补充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

⑤疫病监测制度:评价猪群的健康水平,防控疾病的基本措施。

四个程序:

免疫接种程序:制定适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

药物预防程序:有重大疫病发生时要每月投药预防一次。

驱虫程序:配种前驱虫一次,仔猪转入保育舍后两周内驱虫,转入育肥后再驱虫一次。

技术操作程序:免疫接种技术(疫苗质量,使用方法,操作人员态度,不打飞针)、仔猪保健。

三维净化:

①猪群净化:病原检测(阳性淘汰)、合理的淘汰制度、药物、疫苗、妥善处理病死猪,要有专门的解剖室。

②人员净化:谢绝一切人员参观,隔离、消毒。

③环境净化:定期灭鼠、灭蚊蝇,封闭、消毒。

级别: 精灵王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9-20
喂量准确,猪一般生长会成正比。具体喂多少料,一般按全料确定日喂量:

小猪(60斤以下)按体重的5%给料;

中猪(60—120斤)按4%给料;

大猪按3%给料。如50斤重的小猪,

一天的喂量是(50斤×5%)2.5斤左右

100斤重的中猪一天的喂量是(100斤×4%)4斤左右。

定时定量法:喂猪要规定一定的次数、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喂。究竟一天喂几次适宜,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仔猪一天喂6次,中猪4—5次,育肥后期一天喂3次,使大猪有足够的时间睡眠,以减少活动,特别是夏季,避免中午最热时喂料,对增重有利。一天中各餐的间隔时间应相等,每餐喂量保持适量和均衡,既不要使猪有饥饿感,也不要使猪吃得过饱,一般喂九成饱。早晚7—9点喂食最佳。

  自由采食法:采用该法能使猪的日增重快,胴体的背膘较厚,沉积脂肪较多,节省喂料时间和劳动力。如果要使每日增重尽量多,最好采用自由采食法;如果要获得瘦肉率高的胴体,采用定时定量饲喂比较好。在生长育肥前期让猪自由采食,在后期采用定时定量饲喂,这样即可使全期日增重高,又不至使胴体的脂肪太多,同时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省饲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