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725阅读
  • 0回复

夏季猪病防治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1夏季猪病原因
  1.1环境因素
    规模化猪场猪舍较大且密闭,由于通风、换气不良,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使猪抗病力下降。而小规模猪场的开放或半开放猪舍,由于热辐射以及过热的环境常使猪发生热应激.导致猪机体的正常代谢发生紊乱。因此夏季也是猪病多发-季节。
    1.2饲料因素
    夏季气候湿热,饲料容易发霉变质,饲喂了发霉变质的饲料,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发挥致病作用。霉菌和毒素本身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1.3气候因素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各种病原体的孳生和繁殖,成为夏季猪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加之天气变化剧烈,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使小猪受凉感冒,一些病原是在感冒后诱发或继发感染的。
    1.4病媒因素
    农户养猪条件差,不盖纱网、没有纱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蚊、蝇、蠓等吸血昆虫泛滥,这些病媒大量传播病原,导致了夏季猪病的发生和流行。
    1.5人为因素
    夏季人流、物流增多,有些地方也有放牧猪的情况,特别是不法商贩在市场上销售病、死猪肉,使夏季猪病发病迅速、传播广泛。
    2夏季易发猪病
    2.1热应激
    猪和人一样属恒温动物,不管环境温度高低。体温都必须保持在38℃左右。但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远没有人发达,不善于通过皮肤出汗、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体内热量散发很慢,因此猪很不耐热,而且越大的猪越不耐热。
    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
    初生仔猪:27℃~30℃;
    断奶仔猪:21℃~24℃;
    育肥猪:l5℃~22℃:
    产仔母猪:l6℃~18℃。
    如果猪舍环境温度超过了最适温度范围,猪体的产热大于散热.当过多的热量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发出去时,则猪的体温开始升高,导致循环、代谢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防治措施如下。
    2.1.1加强猪舍防暑降温
    搭建凉棚或搭建遮阳网。机械通风排除有害气体。舍温过高时可用胶管或喷雾器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和屋顶喷水降温或人工洒水降温。对空怀和妊娠母猪、生长育肥猪,采用喷雾或喷淋降温的办法降温速度很快,5~10分钟即可将舍内温度降低5℃~8℃,且能净化空气。但会增加舍内和床面湿度,因此要注意通风防潮。
    2.1.2改善饲养管理
    可在饲料中添加5%以内的油脂,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这样可以保证在高温时猪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营养需求,饲料中添加200~500PPM维生素C和200PPM维生素E.提高抗热应激的能力。
    2.1.3添加抗热应激药物
    在饮水中添加蔗糖、电解质等成分,不但能抗热应激,还能显著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报酬。饲料中添加l0毫克/千克大豆黄酮素或400毫克/千克牛磺酸,可减轻热应激对肥育猪的影响。猪饲料中补充300微克/千克铬(吡啶羧酸铬),可以缓解高温应激作用,提高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
    2.2皮肤红点
    有些猪场夏季时部分猪皮肤上出现小红点或疹块,病因众说不一,我的研究证明与以下因素有关:(1)部分品种猪对蚊子叮咬过敏,严重时继发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2)饲料中T一2等霉菌毒素超标,损伤皮肤的抗菌屏障功能,继发细菌、真菌感染。(3)猪舍高温潮湿,引发皮肤湿疹。(4)用劣质消毒药带猪消毒时发生皮肤过敏。防治措施如下。
    2.2.1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猪舍中蚊子密度。
    2.2.2在饲料中添加优质的防霉剂、脱毒剂防止饲料霉变。
    2.2.3在喷淋降温时要打开门窗,开启排风扇,降低猪舍湿度。
    2.2.4用碘酊、复合醛等消毒液喷涂皮肤。以减少继发感染。
    2.2.5饲料中添加复方抗病毒、抗生素如”安泰”等。
    2.3母猪好返情
    母猪夏季配种后发生返情的现象比其他季节高。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高温、高湿使公猪精液质量下降。使授胎失败。二是热应激使母猪体温升高,造成胚胎死亡;三是由于热应激使母猪的促性腺激素等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妊娠失败。防治措施如下。
    2.3.1防暑降温:加强保胎母猪舍、种公猪舍的通风降温、滴水降温。
    2.3.2确保精液质量: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或定期检查精液质量。确保精液质量。
    2.3.3调整配种时机:配合实施全进全出、同期发情工作,避开炎热时配种。
    2.4后备母猪迟发情
    除了其他繁殖障碍因素之外,由于在热应激反应过程中后备母猪的促性腺激素等有关繁殖激素分泌量减少,从而使初情期推迟或发情症状不明显。防治措施如下。
    2.4.1加强后备母猪舍的通风降温。
    2.4.2额外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A、叶酸等对性腺发育有促进作用的维生素。
    2.5后躯瘫痪
    夏季是附红细胞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许多猪场都用阿散酸进行预防或治疗。但由于阿散酸的毒性较大,一旦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中毒。阿散酸中毒的典型症状是后躯瘫痪,但食欲、精神正常。防治措施如下。
    2.5.1尽量选用安全的药物来防治附红细胞体感染如使用强力霉素等药物,对于阿散酸等毒性较大的药物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2.5.2一旦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停用含阿散酸的饲料,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等解毒药物。
    2.6急性胃出血
    饲料厂家和猪场为了提高猪群的抗热应激能力,在饲料中多量添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强碱性物质,如果添加量过大,就会破坏胃的正常酸性环境,机体为了恢复胃的酸性环境而大量分泌胃酸(盐酸),过量的胃酸就会损伤胃黏膜造成胃溃疡,引起急性胃出血。防治措施如下。
    2.6.1为抗热应激使用碳酸氢钠时.每吨饲料添加量不要超过500克,既500PPM。
    2.6.2一旦出现急性胃出血的病猪时立即停用含碳酸氢钠的饲料,选用止血药进行治疗,同时使用鞣酸蛋白等保护胃黏膜。
    2.7阴门红肿
    夏季饲料容易霉变.母猪采食了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就会造成繁殖障碍等各种症状,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常常使小母猪阴门红肿,与发情非常相似。当出现这种症状又找不到确切的致病原因时就要及时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是否超标。防治措施如下。
    2.7.1避免饲料发霉变质,绝对不能给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小猪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2.7.2饲料中添加对玉米赤霉烯酮等霉菌毒素有效的防霉剂或脱毒剂如“霉消安”等。
    2.8子宫炎或无乳症
    产后子宫炎或无乳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由于高温环境适合细菌大量繁殖。增加了产道或乳房感染的机会;二是热应激使母猪体质下降,提抗力降低,容易发生产道或乳房感染。三是由于夏季容易发生附红细胞体等病原体的感染,导致母猪形成病态体质。防治措施如下。
    2.8.1选用优质的消毒药如“复合醛”或“百胜”等加强接产过程中对外阴、乳房和环境的消毒。
    2.8.2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如“加康”(主要成分:氟苯尼考)、“洛沙丁”(主要成分:2.5%洛美沙星)等或在产仔当天注射长效广谱抗菌药物。
    2.8.3加强产房的通风降温。
    2.8.4在产后当天补液1000~1500毫升、并适当加入广谱抗菌药物。
    2.9附红细胞体病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对猪附红细胞体均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本病多发生在夏季,其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特别是猪虱。另外,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如饲管不良,气候恶劣或其它疾病,可使隐性感染状态的猪发病。
    本病主要呈现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症状。体温升高到40℃~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治疗本病的药物真正有效的药物很少。可选用血虫净、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
    2.10乙型脑炎
    该病主要发生于1—2胎的母猪或青年公猪,每年7—10月为发病季节。乙型脑炎是由三带喙库蚊传播的一种虫媒病毒病,引起母猪流产、死胎,公猪睾丸炎等。经产母猪由于已经感染.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乙型脑炎的典型病理变化是部分死胎脑组织溶化,呈所谓的“水脑症”。由于本病的发现是在出现了母猪流产或死胎、公猪睾丸炎等症状后,所以没有任何治疗的机会,因此本病重在预防。对乙型脑炎的预防主要是对150日龄以上的后备母猪或年轻公猪,在配种前用乙型脑炎弱毒苗免疫。
    2.11猪弓形体病
    本病由龚地弓形体引起,又称弓形虫病、毒浆原虫病。多见于3月龄仔猪,6月龄以上猪发病较少。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发病突然,体温急剧升高到40℃~42℃,表现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下痢或便秘,并带有黏液或血液,怀孕猪感染可引起流产或死亡。该病用磺胺-6-甲氧嘧啶、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2.12乳猪腹泻
    在许多猪场,哺乳仔猪的腹泻在夏季发病率会高于其他季节,尤其是高于冬春季节。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高温环境使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增加了仔猪感染的机会;(2)由于热应激母猪采食量减少,造成奶水质量下降,使乳猪体质虚弱造成腹泻,或由于母猪产后感染导致无乳,使仔猪由于营养不足造成腹泻;(3)许多猪场认为在夏季气温已很高,所以不必要对新生仔猪进行保温,结果由于昼夜温差大,在晚上乳猪受凉造成腹泻。或有些猪场在产房采用了较好的通风降温措施,舍温保持在24℃~28℃左右,这一温度基本满足了母猪的需要,但对新生仔猪就偏低,容易造成腹泻。防治措施如下。
    2.12.1重视新生仔猪的保温,使其拥有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尤其在产房大环境降温的同时要给仔猪提供一个保温的小环境。
    2.12.2使选用优质的消毒药如腾骏生产的“复合醛”、辉瑞生产的“百胜”等加强产房的环境消毒。
    2.12.3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如“加康”等或在产仔当天注射长效广谱抗菌药物。
    2.12.4给母猪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维持正常的泌乳的营养需要量。
    2.12.5治疗时除了抗生素外更要及时补液。
    2.13猪链球菌病
    本病多发于春、夏两季,呈散发性传染。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被病猪污染的器物是传染媒介。l0~30千克的仔猪多发,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中猪感染多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关节炎等。
    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出现左右摇摆、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
    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侧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小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
    近年来,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但肌注强效阿莫西林l5毫克/千克·体重,2.5%蒽诺沙星注射液2.5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猪瘟时,需全群接种猪瘟疫苗。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