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647阅读
  • 0回复

禽胃线虫病防治

楼层直达
001
级别: 总版主
禽胃线虫病防治
简介 禽胃线虫病是由华首科(Acuariidae)华首属(Acuaria)和四棱科(Tetrameridae)四棱属(Tetrameres)的线虫寄生于禽类的食道、腺胃、肌胃和小肠内引起的
病原(1)斧钩华首线虫(A. hamulosa):虫体前部有4条饰带,两两并列,呈不整齐的波浪形,由前向后延伸,几乎达到虫体后部,但不折回亦不相互吻合。雄虫长9~14mm,雌虫长16~19mm。虫卵呈淡黄色,椭圆形,卵壳较厚,内含一个“U”型幼虫,虫卵大小为40~45μm×24~27μm。寄生于鸡和火鸡的肌胃角质膜下。中间宿主为蚱蜢、象鼻虫和赤拟谷盗。
    (2)旋形华首线虫(A. spiralis):虫体常卷曲呈螺旋状,前部的4条饰带呈波浪形,由前向后,在食道中部折回,但不吻合。雄虫长7~8.3mm,雌虫长9~10.2mm。虫卵形态结构同斧钩华首线虫卵,大小为33~40μm×18~25μm。寄生于鸡、火鸡、鸽和鸭的腺胃和食道,偶尔可寄生于小肠。中间宿主为鼠妇虫,俗称“潮湿虫”。
    (3)美洲四棱线虫(T. americana):虫体无饰带,雄虫和雌虫形态各异。雄虫纤细,长5-5.5mm。雌虫血红色,长3.5~4mm,宽3mm,呈亚球形,并在纵线部位形成4条纵沟,前、后端自球体部伸出,形似圆锥状附属物。虫卵大小为42~50μm×24μm,内含一幼虫。寄生于鸡、火鸡、鸽和鸭的腺胃内。中间宿主为蚱蜢和德国小蜚蠊
流行病学成熟雌虫在寄生部位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被中间宿主吃入后,在其体内约经20~40d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家禽因吃入带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而感染。在禽胃内,中间宿主被消化而释放出幼虫,并移行到寄生部位,约经27~35d发育为成虫
症状 虫体寄生量小时症状不明显,但大量虫体寄生时,患禽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消瘦,贫血,下痢。雏禽生长发育缓慢,成年禽产蛋量下降。严重者可因胃溃疡或胃穿孔导致死亡
病变
检查粪便查到虫卵,或剖检发现胃壁发炎、增厚,有溃疡灶,并在腺胃腔内或肌胃角质层下查到虫体可确诊
诊断虫体寄生量小时症状不明显,但大量虫体寄生时,患禽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翅膀下垂,羽毛蓬乱,消瘦,贫血,下痢。雏禽生长发育缓慢,成年禽产蛋量下降。严重者可因胃溃疡或胃穿孔导致死亡
防治(1)预防:加强饲料和饮水卫生;勤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消灭中间宿主,可用0.005%敌杀死或)0.0067%杀灭菊酯水悬液喷洒禽舍四周墙角、地面和运动场;满1月龄的雏禽可作预防性驱虫1次。
    (2)治疗:左旋咪唑按每Kg体重20~30mg,混入饲料中喂给,或配成5%水溶液嗉囊内注射;或用噻苯唑按每Kg体重300~500mg,一次内服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