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142阅读
  • 1回复

如何治疗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猪腹泻?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腹泻的病因: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即许多因素可引起猪腹泻包括管理因素、饲料因素、猪生理特性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等。

1、生理与环境性因素:

1.1、仔猪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表现为第一胃酸少,与成年猪相比仔猪胃肠道内的PH值明显偏高,杀菌力弱。第二是仔猪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比成年猪分泌少,如胃旦白酶、唾液淀粉酶,胰酶等。因此消化能力较差,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1.2、仔猪胃肠道中正常的微生物群尚未完善。成年猪肠道中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包括对机体利的微生物如乳梭杆菌、双歧杆菌等和对机体不利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由于有益微生物占主导优势,有害微生物占劣势,有益微生物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过多繁殖,因此构成了肠道中有益和有害微生物共生的正常微生物群。但在仔猪阶段肠道中这种正常微生物群尚未完善健全,尤其是有益微生物数量少,一旦有害微生物侵入就易大量繁殖而导致腹泻。

1.3、饲料霉变:尤其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霉菌易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猪腹泻。

1.4、应激反应:主要发生在仔猪断奶后,由于母子分离造成心理应激;改变环境造成环境应激;饲料结构改变造成饲料营养性应激。此时仔猪易发生为应激性腹泻。

1.5、环境条件差:环境条件常作为外因,诱发腹泻发生。包括保温设施差、猪舍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过分拥挤等。实践证明,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猪舍环境卫生状况关系密切。

1.6、夏季仔猪饮水过多:由于夏季高温口渴,饮水量增多。使仔猪胃肠道内的胃酸被稀释,浓度下降,杀菌力更弱。病原微生物易大量繁殖而引起腹泻。

2、病原性因素:引起猪腹泻最基本的生物性病原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只限制在肠道局部繁殖的病原。它是作为引起猪肠炎和腹泻的直接原因如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痢疾杆菌等。另一类是全身感染性病原,在这类病原引起的疾病中,腹泻只是作为被病原侵害的组织器官在肠道出现的一种结果,即继发性腹泻。如猪瘟、猪弓形体病、猪附红细胞体、仔猪伪狂犬病等。第三类为肠道寄生虫,如猪蛔虫、猪鞭虫等。

2.1、细菌性病原性因素:

2.1.1、仔猪黄、白痢:病原为埃希氏大肠杆菌。黄痢发生于出生后一周内尤其是3日龄内的仔猪,有的甚至刚出生还未吃母乳就发生,粪便呈黄色浆糊状,像鸡蛋清,死亡率高。白痢发生于7-21日龄的仔猪,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黄白色,症状较轻,死亡率低,但严重影响仔猪生长。特别注意的是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猪舍的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常在气温变冷、饲料改变、环境卫生差等诱因作用下发病。

2.1.2、仔猪红痢: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发生于1-3日龄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程短。排红褐色血便,常含有少量肠坏死组织片、气泡、腥臭明显,俩后肢常粘染血样便。甚至表现出症状后即来不及治疗就死亡。

2.1.3、仔猪副伤寒:病原为猪伤寒沙门氏菌。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表现为拉水样黄色恶臭便,并伴有体温升高、败血症等全身症状。

2.1.4、猪痢疾:病原为痢疾密螺旋体。常发生于断奶后架子猪,以7-12周龄最多。哺乳仔猪、成年猪较少发生。表现为最急性型发病后几小时内死亡;急性型排红白相间胶冻样血便,有时可见有大量粘液与血丝;亚急性型呈反复下痢,便中混有暗黑色血液,后贫血成僵猪。

2.1.5、猪增生性肠病:病原为弯曲菌属的痰弯曲黏膜亚种,本病可分为肠腺瘤病、坏死性肠炎、局部性回肠炎和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四种。临床上以进行性消瘦、腹泻、腹部膨大、贫血及血便为特征。肠腺瘤病、坏死性肠炎、局部性回肠炎多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尤其是6-12周龄的猪最常见;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多发生于肥育猪,尤其是16周龄以上的架子猪多发。

2.2、病毒性病原性因素:

2.2.1、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病初表现为呕吐、腹泻排灰白色或黄色水样稀粪。仔猪亡率高,尤其是10日龄内几乎达100%。而大猪很少死亡,如无继发感染,一般一周后可全愈。发病有季节性,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如闽南地区常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后到第二年春节左右发生。

2.2.2、猪流行性腹泻:病原为类冠状病毒。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症状比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症状较轻,死亡率低,传染也较慢。

2.2.3、猪轮状病毒感染:病原为轮状病毒。表现为拉黄白色或暗色水样稀粪,症状较轻,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常发生于8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在寒冷季节发病。

2.3、寄生虫性病原性因素: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猪蛔虫、猪类园线虫、猪鞭虫、猪等孢子球虫、猪结节虫。这些肠道寄生虫病的共同症状是消瘦、贫血、下痢、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猪。其中类园线虫、鞭虫还可出现便血症状。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2-03
梭菌性肠炎的发生时除了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还应当注重A型魏氏梭菌病原的存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