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2598阅读
  • 0回复

观赏鸟常见疾病

楼层直达
001
级别: 总版主
传染病
一、新城疫病
新城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各种其他禽类和鸟类也感染。常呈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为持续性腹泻、神经机能紊乱、呼吸困难、黏膜和浆膜出血。
病原  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亚科风疹病毒属。为单股DNA。病毒颗粒呈多形性,有核衣壳和囊膜。新城疫病毒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嗜内脏速发型,是各种年龄鸟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为特征。②嗜神经速发型,也是各种年龄鸟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神经系统和呼吸道的病变为特征。③中发型,是幼龄鸟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或致死性的神经系统传染病,幼鸟常死亡。④缓发型,是引起鸟类的轻度或不明显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很少死亡。
新城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但常用的消毒剂如2%氢氧化钠、1%来苏儿、5%漂白粉、1%碘酊及70%酒精等,在数分钟至20min内即可杀死病毒。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是通过病禽、鸟以及在流行间歇期的带毒禽、鸟类,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的,有时带毒的鸟蛋以及创伤、交配也可引起传染。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多发。
临床症状  新城疫最急性型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常无特征性症状而迅速死亡,多见于疾病流行初期和雏鸟。
急性型主要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食欲减退或廢绝,有渴感。精神萎糜,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状,冠及肉髯呈暗红色或暗紫色,雌鸟产蛋停止或产软壳蛋。随后出现病鸟咳嗽,呼吸困难,有粘液性鼻漏,伸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息声或尖锐的叫声,口角流出多量粘液,并常作摇头或吞咽动作,嗉囊内充满液状物,倒提时,常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后期排出蛋清样的排泄物。有的病鸟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等,最后体温下降,昏迷死亡。1月龄的幼鸟病死率高。
亚急性或慢性型的,初期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症状渐减轻,但同时出现神经症状,病鸟翅、腿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后,最终瘫痪或半瘫痪,多发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鸟,病死率较低。
个别病鸟可以康复,少数不死的鸟留下特殊的神经症状,表现腿、翅麻痹或头颈歪斜。有的受到惊扰或抢食时,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就地旋转,数分钟后又恢复正常。
病理变化  新城疫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黏膜和浆膜出血,淋巴组织肿胀、出血和坏死。嗉囊内充满酸臭味的稀薄液体和气体。特征性病变为腺胃黏膜水肿,其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出血点。
肠道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上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病变,有的形成假膜,假膜脱落后形成溃疡。盲肠扁桃体常见肿大,出血和坏死。气管出血或坏死,肺瘀血或水肿。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出血点。产蛋禽的卵泡、输卵管显著充血,卵黄因卵泡破裂流入腹腔极易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脑膜充血或出血。脾、肝、肾无特殊病变。

诊断  临床上根据新城疫的流行病学、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分析后作出初步诊断。但应注意与禽霍乱、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流感区别。

防制  对新城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防止病毒与易感鸟接触并接种疫苗,增强鸟的特异免疫力。

饲养埸一旦发生新城疫病,应立即封锁,紧急消毒,分群隔离。并对全埸鸟立即用Ⅰ系苗或Ⅳ系苗紧急接种。对病鸟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应深埋或烧毁,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两周,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对新城疫病毒污染的饲养埸,采用弱毒苗和灭活苗同时免疫接种,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对鸟有良好的保护力。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城疫苗有五种,即Ⅰ系苗、Ⅱ系苗、Ⅲ系苗、Ⅳ系苗、CO-30弱毒苗。Ⅰ系苗为中等毒力的活苗,多采用肌注或刺种方法,用于经2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鸟或2月龄以上的鸟。Ⅱ、Ⅲ、Ⅳ系苗都属于弱毒力的活苗,幼鸟成鸟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和气雾等方法接种。CO-30弱毒苗适用于热带地区的禽类,多采用饮水免疫。
二、鸟霍乱病
又称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侵害家禽、野禽和所有鸟类的接触性传染病。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也有表现为慢性型或良性经过的。
病原  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运动性、不形成芽胞的小球杆菌。新分离的菌株有荚膜,碱性美兰染色呈两极浓染。该菌抵抗力较弱,对热、日光敏感,常用的消毒药短时间内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鸟群中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病鸟口腔、鼻腔和眼结膜的分泌物。因为这些分泌物常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空气等。一般经过鸟类的咽部和上呼吸道黏膜侵入体内,也可通过眼结膜或皮肤伤口以及吸血昆虫的传播侵入体内而感染。
临床症状  急性型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厌食,羽毛粗乱,口腔流出黏液性分泌物,剧烈腹泻,排出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发绀、呼吸困难,最后衰弱死亡。耐过初期急性败血症的幸存者,转为慢性感染或康复。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局部感染,鼻窦、腿或翅关节、足垫和胸骨囊常出现肿胀。可见渗出性结膜炎和咽部病变。有时可见斜颈,出现气管啰音和呼吸困难。
病理变化  急性型病例剖检的变化主要是各浆膜点状出血,心外膜出血,肺脏、腹部脂肪组织和肠黏膜也出血,肌胃出血。心包积液和腹水增加。肝脏肿胀,呈棕色或黄棕色,质脆,上有许多灰白色针尖大坏死灶。
慢性型病例剖检的变化主要是局部感染,一般为化脓性的,如鼻窦炎、肺炎、结膜炎、关节炎、肠炎、卵巢充血或卵黄破裂。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特别是肝脏的特征性病变,一般可以诊断。确诊需采取病变组织涂片或触片,经瑞氏液染色后镜检,发现两极浓染的细菌即可。也可进一步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鉴定。
治疗  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壮观霉素及磺胺类药物都有较好疗效。
⒈土霉素   0.2%~0.4%拌料。
⒉壮观霉素   0.1%饮水。
⒊氯霉素    0.05%~0.2%拌料或饮水。
⒋磺胺类药物    0.5%~1%拌料,0.1%饮水。
防制  及时清除分泌物,笼子、容器等经常清洗,彻底消毒。不要饲喂人嚼过的食物。名贵的鸟可以进行预防接种。发病时,应隔离封锁鸟舍,淘汰病鸟,病死鸟尸体深埋或焚烧。未发病鸟用药物紧急预防或用疫苗紧急接种。
三、痘病
痘是家禽和多种鸟类的一种常见的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特征是体表无羽毛部位出现痘疹、结痂、脱落(皮肤型);口腔和咽喉部黏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和痘疹(白喉型)。

轻度皮肤型痘病时死亡率较低;白喉型或伴发其他感染等,可引起较高死亡率(金丝鸟发病时,死亡率高达80%~100%)。

病原  痘病毒呈砖型,有囊膜,为RNA型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形成核内或胞浆内包涵体。感染鸟类的痘病毒虽然种类多,但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上相似,且对宿主的感染性严格专一,一般不互相传染。

痘病毒对热、阳光直射、常用消毒药敏感,58℃5min0.5%福尔马林数分钟内可以将其杀死。但耐干燥,在干燥的痂皮内能存活数月或数年。

流行病学  痘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经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给鸟类的;也可经吸血昆虫如蚊、剌螨等传播感染。

临床症状  皮肤型的症状主要为眼睑、喙角、耳球等身体无毛部位出现结节病灶,并增大互相融合,形成褐色痂块。眼睑常肿胀,有脓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一般无明显症状。
白喉型的症状主要为轻微或严重的鼻炎样呼吸道症状,在口腔、食道或气管黏膜见到溃疡或黄白色结节病灶。病鸟呼吸和吞咽困难,严重时窒息死亡。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但确诊须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胞浆包涵体的出现)或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防制  对痘病毒感染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可对症治疗。主要是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经常对鸟舍、运动埸、用具等进行清扫,严格消毒,并减少环境应激因素的影响。发病时隔离病鸟,轻者治疗,重者淘汰。
四、鹦鹉热(鸟疫)
病原  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各种畜禽和人类共有的传染病。
衣原体有两种形态,一种称为原生小体,是一种小的、致密的球形体,直径约0.2~0.3µm,具有传染性;另一种称为网状体,直径约0.6µm~1.5µm,无传染性。经姬姆萨染色,原生体染成紫色,网状体染成蓝色。
衣原体为专性细胞内生活,能在鸡胚和易感动物细胞内分裂繁殖,并产生胞浆内包涵体。衣原体对热敏感,56℃5min可将其杀死,常用的消毒药如0.5%石炭酸等可迅速将其杀死。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等对其有强烈抑制作用。但对低温抵抗力强。
流行病学  大约有17种哺乳动物,190余种鸟和家禽能够自然感染衣原体。发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衣原体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污染的尘埃、飞沫通过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经生殖道也能感染。鸟类中鹦鹉和鸽最易感。
临床症状  观赏鸟常见的主要症状是厌食或不食,眼、鼻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眼睑肿胀,发生结膜炎、鼻炎和窦炎,腹泻,粪呈黄色、锈色或白色,呼吸困难。后期严重脱水、消瘦死亡。幼龄鹦鹉和幼鸽的病死率可达75%~90%。剖检常见肝、脾肿大,纤维素性气囊炎、心包炎和腹膜炎。
诊断  须经实验室检验方能确诊。
细菌学检查:采取气囊渗出液、肝、脾、肾、肠组织和粪便涂片,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检出包涵体或原生小体或网状体即可确诊。
鸡胚和动物接种:将被检动物病料制成悬浮液,取0.5ml接种于39℃孵化6~7日龄鸡胚的卵黄囊内,继续孵化,鸡胚于接种后3~10d内死亡,出现卵黄囊血管明显充血的典型变化或在卵黄囊膜上发现包涵体即可确诊。也可将病料经腹腔、鼻内接种于3~4周龄小白鼠,死后可见十二指肠膨胀,肝和肠表面复一层薄的渗出物,肝有坏死灶,脾肿大。

另外,也可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进行诊断。

防制  发病时,隔离病鸟,用金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治疗。对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用具及环境严格消毒。对引入的鸟类应隔离检疫,防止衣原体侵入。可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连用3~4周有预防效果。
第二节  寄生虫病
一、球虫病
球虫是艾美耳科的原虫,种类多、分布广。各种畜禽、许多鸟类和野生动物等都能感染,均系细胞内寄生。

病原体  球虫卵囊呈椭圆形、圆形或卵圆形,二层囊壁,在一端有微孔(或卵膜孔)或极帽,卵内有一团原生质,卵囊必须发育到孢子化,才具有感染性。

艾美耳属的球虫:孢子化卵囊内含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子。

等孢属的球虫:孢子化卵囊内含水量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
艾美耳属球虫孢子化卵囊的模式图

⒈极帽 ⒉微孔 ⒊极粒 ⒋孢子囊 ⒌子孢子 ⒍斯氏体 ⒎外残体 ⒏内残体

生活史  球虫属直接发育型,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当宿主吞食了孢子化卵囊即感染,卵囊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子孢子逸出,侵入肠上皮细胞内(随种的不同,侵入的肠段有所不同)进行裂殖生殖,经数代裂殖生殖后,一部分裂殖子发育为小配子体,形成许多小配子(雄性);另一部分裂殖子则发育为大配体,形成许多大配子。小配子能运动,主动与大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为卵囊。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经数小时或数日发育为孢子化卵囊(感染性卵囊)。

球虫卵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温暖潮湿的埸所利于卵囊发育,在阴湿的土壤中可生存15~18个月,一般消毒药无效。但卵囊对高温、干燥敏感,当相对湿度为21%~30%,18~40℃时经1~5d死亡。

致病作用  病鸟、耐过鸟以及带虫鸟是主要感染来源。孢子化的卵囊可污染饲料、饮水、土壤或用具等;其他动物、昆虫、野鸟和尘埃以及管理人员,都可以成为球虫卵囊的传播者,经口感染给鸟类。

雏鸟易感,成年鸟多为带虫者。

临床证状  带球虫的鸟,主要表现为精神不佳,羽毛耸立,头卷缩,常伫立一侧。食欲减退,下痢,重者粪便带有血液。急性型死亡率高达50%以上,慢性型影响生长发育。

剖检多见肠道黏膜充血、肿大、出血或糜烂。肠内容物中有大量的血凝块。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 ,结合粪便检查发现球虫卵囊可以确诊。

治疗  治疗球虫的药物很多,球虫易产生抗药性,应根据治疗情况,适时更换药物品种或联合用药。

⒈磺胺二甲嘧啶   0.1%混饮,连用2d;或按0.05%混饮,连用5d。

⒉氨丙林    0.012%~0.024%混饮,连用3d。

⒊碘胺氯比嗪   0.03%混饮,连用3d。

防制  

⒈及时清除粪便,鸟舍内保持清洁卫生。栖架、食缸、饮缸等要经常用热水或热碱水洗涤消毒。

⒉在鸟食中应用抗球虫药,可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选用氨丙林:125mg/kg混饲;尼卡巴嗪:125mg/kg混饲;莫能菌素:100~121mg/kg混饲。



二、气管比翼线虫病



气管比翼线虫寄生在禽类和鸟类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内。

病原体  虫体呈红色,又叫“红虫”。因其雌雄虫永呈交配状态,外观呈“Y”形,又叫“杈子虫”。雄虫长mm~6mm,宽200µm,交合伞呈斜截状,两根等长的交合剌。雌虫长5mm~20mm,宽350µm,阴门位于虫体前端约1/4处。虫卵椭圆形,两端有卵塞,大小为90µ
A.雄虫和雌虫  B.虫卵

生活史  比翼线虫,全球性分布,其生活史很特别,鸟类既可直接吞食含有胚胎的卵或感染性幼虫感染,也可通过吞食携带有游离的或裹有包囊的幼虫的蚯蚓感染。

雌虫产的卵经阴门开口通过附着在阴门部的雄虫的交合伞下进入气管,随粘液到达口腔,咽下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温度、湿度经8~14天,卵内形成胚胎,不久幼虫孵化出来,生活在土壤中,遇到蚯蚓,即穿过蚯蚓的肠壁,进入体腔,最后侵入肌层,形成包囊而长期存活。在蚯蚓体内的幼虫可以保持对幼龄鸡感染性达4年零4个月之久。蛞蝓和螺蛳也可作气管比翼线虫的转续宿主或补充宿主。

致病作用  感染性幼虫进入鸟体内后,大多穿过十二指肠,由门静脉经肝和心脏到达肺,少数幼虫穿过嗉囊和食道壁直接进入肺。进入肺的幼虫再穿过毛细血管进入细支管、支气管和气囊。从感染幼虫到性成熟,约需2周。

临床症状  一般幼鸟感染严重,感染气管比翼线虫后,鸟类主要出现消瘦,衰弱,长时间地闭眼,头不时地向前或向上伸张,并且张大嘴吸气,有的头部痉挛性的抽动。病程进一步发展时,食欲减退或不食,常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病理剖检常见支气管、气管黏膜出现广泛的炎症和结节。

治疗

⒈噻苯唑   0.05%混饲,连用2 周。

⒉左咪唑   0.04%混饲,连用2 d,每月1次。

⒊苯硫哒唑   20mg/kg体重,连喂3~4d。

诊断  可结合临床症状、粪检发现虫卵以及剖检发现虫体和病变进行诊断。

预防  及时清除鸟粪,保持鸟舍、鸟笼干净、干燥。防止鸟啄食蚯蚓等中间宿主。

第三节 其他疾病

一、胃肠炎

因饲料和饮水变质引起。常出现拉肚子或便秘,食欲不振,羽毛蓬松,眼睛闭着等症状。

治疗  先擦干净拉肚子弄脏的下腹部和肛门,然后用滴管给小鸟喂2~3滴磺胺溶液,并在饮用水中也加些磺胺药。便秘时,则把橄榄油灌进肛门进行洗肠。

预防  饲料、饮水保持干净、新鲜。笼子和各种器具用热水或日光消毒。

二、食滞

因细菌感染或饮水不足、饲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食物在食管中阻塞,引起厌食、呼吸障碍和疼痛不安。

治疗  用滴管将温水送进食道冲洗,对阻塞部轻轻按摩,将食物推送入胃内。如果效果不佳,即开刀取出食物。

预防  注意饮用水的保鲜和洁净。

三、气囊破裂

因颈部气囊受击打或碰撞而破裂,常出现颈部异常肿胀,呼吸困难、喘粗气等。

治疗  用注射器把皮下的空气抽出来。

预防  防止鸟受到惊吓。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